民众抗议政府对哈佛的干涉
日前,特朗普政府再次对哈佛大学下达“72小时最后通牒”,要求哈佛领导层提交过去5年里面,外籍学生进行“非法活动”的记录。如果哈佛不顺从政府要求,将永远失去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特朗普政府所说的“非法活动”,指的是“助长暴力”“反犹主义”“和中国政府合作”等。尽管名义上是整顿学校,但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就是打着“教育改革”的幌子,进行政治斗争。
此前,特朗普政府就用联邦资金进行威胁,要求哈佛配合政府改革多元文化政策及招生制度,但是遭到了哈佛领导层的拒绝,哈佛领导在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同时,甚至自愿降低工资,接济学校教育工作。眼看着没有达到目的,特朗普又搞出这一招。
哈佛大学
哈佛近30%的学生为国际生,来自140多个国家。若妥协,其“全球顶尖学府”地位将崩塌。更重要是,这些国际生是哈佛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对当地的餐饮、住宿等行业至关重要,维持了近4000个工作岗位。
去年一年入学的国际生中,中国学生占据最大比例,仅学费就达到4亿美元。中国留学生成为此次事件最大受害者群体,也是中美博弈的焦点。在读生面临转学或失合法身份风险,研究项目可能中断,新生录取资格悬而未决,陷入“进退两难”。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哈佛大学,特朗普的目标,是整顿全美的私立大学和学校。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直言,这次对哈佛的惩戒是在给其他大学一个警告,最好乖乖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改革,否则下场就和哈佛一样。
哈佛校园举行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
特朗普此举遭到了国内外强烈谴责。中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表态,正告美国,中美教育合作利国利民,将教育和政治挂钩,只会让美国受损。中方向海外学子承诺,一定会坚决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给心惊胆战的中国留学生吃下定心丸。
不过,美国能否通过此举达到目的尚且不知,但是“自损八百”是一定的。特朗普的粗暴政策正在摧毁美国教育的全球竞争力。近三分之一的哈佛国际生,毕业后进入硅谷、华尔街等美国经济中心。若政策延续,美国将失去顶尖人才输血渠道。
哈佛学子参观清华
对中国而言,特朗普此举只会加速“留学替代”趋势。2025年QS榜单中,清华、北大已跻身TOP15,上海推出“留学生归国创业免税十年”政策。美国国际学生贡献450亿美元年收入,而中国留学生占比超30%。特朗普的“赶客”政策,等于自断年收135亿美元的“金脉”。
特朗普的“72小时通牒”,短期内或为其赢得部分民调,但长远看,没有一点好处。不过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哈佛答应的概率很小,美国国内反对声高涨,特朗普这步棋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