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周评】南方基金市场周评20250523


图片

图片

本周市场回调,主要指数多数下跌。截止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348.37点,周跌0.57%;上证50收于2711.85点,周跌0.18%。

申万板块方面:医药生物、综合、有色金属涨幅居前;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跌幅居前。

图片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523

图片

国内方面:

4月国内工业新动能表现强劲,消费市场温和复苏,但部分领域仍存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投资方面,1-4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低于前值3.8%。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7%,电力、热力等行业投资增速高达25.5%;第三产业投资微降0.2%,但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长5.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达30.7%。2)供给端,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低于前值7.7%。从细分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8%、10.0%,分别高于整体水平3.7、3.9个百分点。3)消费方面,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低于前值5.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2%。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海外方面:

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超预期且扩张,价格指数再度上行。受新订单推动,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3,高于预期值49.9和前值50.2;服务业PMI初值52.3,高于预期值51和前值50.8;综合PMI初值52.1,高于预期值50.3和前值50.6。制造业PMI分项中,新订单分项指数初值上升至53.3,创2024年2月份以来新高,连续五个月扩张。企业对未来产出的预期也升至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制造业PMI大幅改善,但出口订单连续第二个月萎缩,就业数据也出现下降,显示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仍挥之不去。

图片

市场情绪方面,本周日均成交额11,733亿元,成交额与换手率显示情绪有所降温。两融方面,截至5月22日,场内两融余额为18,034.61亿元,较上周增加23.82亿元,周内融资买入占比的均值较上周下降,杠杆资金风险偏好回落。

图片

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但这并非是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若期待市场上涨还需基本面改善给予更强支撑。然而从出口、通胀、金融和高频数据看,4月经济基本面走弱,外需预期走弱、内需有待提振。美国通胀继续降温,理论上有利于美联储降息。但考虑到近期中美关税风险缓释,短期内大幅加征关税对美国通胀和经济基本面的担忧缓释,使得美联储降息必要性减弱。尽管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押注2次25BP的预期,但“重启”降息时点推迟,带动美债收益率快速走高,对全球风险偏好形成小幅抑制。

5月市场整体震荡,行业层面多数上涨,其中带有明显低配特征的行业如非银、银行、交运、建筑等领涨,部分消费品如美护、汽车、商贸等涨幅居前,而成长科技板块如计算机、传媒、电子等有超配特征的行业及前期涨势强势的军工则领跌。后市展望上,推荐金融-成长的两端平衡型配置,配置方向推荐关注银行保险端。具体行业配置上,建议两条主线:1)短期稳健型配置需求增加同时具备中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的银行、保险。2)深度回调后的成长科技具备一定的布局价值,逐步增加对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机器人等板块的关注。

图片

本周央行开展9,46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有4,860亿元逆回购到期,MLF资金投放5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发行2400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2,000亿元。

利率债方面,本周利率债市场延续“长短端分化”格局,短端受益于降准落地与资金面宽松表现稳定,长端则受外部风险扰动、供给压力及政策预期博弈影响显著承压,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特征。资金面方面,流动性总量宽松。政策方面,外部约束强化,结构性工具发力,国内存款利率下调,且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中长期看整体环境仍有利于债市。

图片

本周现货黄金上涨3.17%。尽管美联储官员近期释放出鸽派信号,缓解了市场部分担忧,对金价造成一定影响,但黄金中长期上涨逻辑依然稳固。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等事件后续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尤其是在6月份美债集中到期前后,市场避险需求有望提升,金价波动或将放大。

图片

本周10年期美债收益上行11BPs,美元指数下行1.43%。尽管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超预期扩张,部分缓解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但当前美元资产核心矛盾仍在于美债拍卖疲软、信用评级下调,使得美元资产继续遭抛售,美元指数预计仍弱势震荡。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