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李伯藩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部署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以榜样力量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道德模范,率先垂范敬老让贤,对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弘扬道德模范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选树宣传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为褒扬先进、振奋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按照从严把关、优中选优原则,经过遴选推荐、资格审核、媒体公示、投票评选等规范工作程序,根据评选结果,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王铁映等60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刘春芝等239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明德惟馨、向上向善,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各地区各部门要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榜样教育人、鼓舞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完善关心关爱和尊崇礼遇的制度机制,让德者有得、德者受尊,树立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做模范的鲜明导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文明风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有力道德支撑。

附件:

1.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

2.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

2025年5月23日


其中

李伯藩

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共239名)

图片

李伯藩事迹

图片

李伯藩,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

图片

出生在中医世家的李伯藩受“仁心厚德、悬壶济世”家风熏陶,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建卫生院,创立中医医院,培养中医业务骨干,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群众解除病痛疾苦。如今80多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为群众义诊。

图片

1963年,为解决山区少数民族看病就医难题,李伯藩主动请缨到宾川县最偏僻的山区拉乌彝族乡建设卫生院。当时尚未通路,李伯藩翻山越岭几十公里来到贫穷落后的拉乌彝族乡,山区群众缺医少药、有病难治的状况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李伯藩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卫生院建好,这一待就是10年。在他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拉乌乡卫生院建起来了,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逐步得到保障。

图片
图片

1982年,李伯藩克服重重困难创立了宾川县中医医院。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为无数病患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他培养学生近百人,全部成了中医业务骨干。李伯藩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医院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每年接收门诊达4万余人次。他潜心摸索出了一套治疗各类癌肿和疑难杂症的验方,将许多曾下了病危通知书的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图片
图片

2000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李伯藩拒绝了众多医院的高薪聘请,主动延长了5年的退休时间。2006年退休后,仍在为患者服务,坚持义诊,分文不取。他先是在家里为群众看病,后来,宾川县成立义诊工作室,他又到工作室为群众义诊,坚持每天上班近8个小时。同时,他的处方只有9到12味药,小处方治大病,为患者大大节省了医药费、检查费。通过电话向他求助的病人遍及大江南北和海内外。

图片

李伯藩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中国“最美医生”。


祝贺李伯藩医生!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  责编/李丹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