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项目提升年,泉城有木兰。为充分展现新时代泉城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巾帼风采,弘扬女性奋进力量,助力济南“项目提升年”与强省会建设,精准定格女性建设者拼搏奋斗、破局开新的动人瞬间,讲述她们在项目建设中勇攀高峰、默默耕耘的感人故事。济南市妇女联合会、天下泉城客户端推出“木兰礼赞”专栏,用泉城女性的奋斗故事传递巾帼建设者刚柔并济的力量,激励更多女性投身项目建设的时代大潮。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5月23日讯 在济南西站旁的金色大厅内,灯光渐暗,一曲交响乐落幕,掌声如潮水般涌向舞台。幕布后,一群身着职业装的女性身影正忙碌着协调设备、引导观众——她们是山东省会大剧院32名女职工,用柔肩担起文化惠民的使命,以创新与温情为笔,在济南“项目提升年”的蓝图上描绘出“她力量”的璀璨篇章。
“观剧+文旅”:跨界融合背后的细腻洞察
“我们希望观众不仅能看一场演出,更能带走一座城的记忆。”当谈起火爆的“观剧+酒店+景点”文旅套餐时,她们的眼中闪着光。
山东省会大剧院距离济南西站约3.4公里,区位优势显著。如何让外地观众获得更好的城市游玩体验,也是山东省会大剧院职工一直在思考的。“外地观众坐高铁来看剧,我们得让他们多留一天,感受济南的‘泉’部魅力!”团队内很多人捕捉到了外地观众对济南多场景体验的需求,提出将演出与济南各大景区如趵突泉、大明湖等相串联,联合星级酒店打造“一站式”文化之旅。数据显示,跨城观剧人群占比超40%,带动周边消费超500万元。
“设计时,我们总问自己:如果是带家人出行,最需要什么?我们团队女性较多,所以从女性视角出发,严选安全便捷的住宿、增设女性友好设施,甚至贴心提醒观众“带件外套”,让每一份服务细节都浸润温度。”
“无障碍服务”:让文化温暖触手可及
周六傍晚,一部儿童主题的影片正在上映,孩子们的笑声与银幕光影交织。如何让小观众专注、安心地享受艺术,也成了她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小观众是独自入场的,这时,我们会把小观众单独带到座位,并提醒他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剧院里工作的阿姨和姐姐”一名服务部员工回忆,“看到家长松一口气的笑容,我们就知道做对了。”
在跟观众沟通过程中,尤其是沉浸式的剧场,她们会贴心地提醒穿着短裤短裙的姐妹带个外套。针对部分剧目女厕所排队的情况,会征用附近男厕所、开放其他区域卫生设施等等。遇到问题,团队内部都会探讨出相应的人性化措施,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她力量”破圈:文化赋能强省会建设
2025年,济南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创新构建“三维赋能”文化生态体系,推动城市软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从引进《只此青绿》《安娜·卡列尼娜》等国内外顶级剧目,到策划“泉城音乐节”“戏剧季”引爆10万+观演热潮;从首创“艺术+商圈”模式带动客流增长45%,到联动20余行业构建“百业+文旅”生态圈……
如何让更多文旅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旅项目融入千家万户,是文化工作者所思考的。“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一位运营中心女职工说。这群女性用专业与魄力,将剧院打造成西部文化消费枢纽。2024年以来,山东省会大剧院推动惠民活动超百场,5万市民免费走进艺术殿堂。正是这份信念,如今“坐高铁看济南”已经从创意IP升级为文旅融合标杆,为强省会建设注入文化动能。
以诗与远方,写就城市新篇
好的观影体验离不开每位服务人员的辛苦付出。“我们也在不断提升,从小的方面说,一场演出是否好看、观演体验是否好;往大的方面说,济南是不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实时跟进观众对剧院的意见与建议、保证剧院的不断进步与上升,观影结束后她们都会向观众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服务没有终点,我们想通过这些微薄的努力,助力济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满意度高达98.77%的背后,是32颗追求极致的匠心。
晚上九点,当最后一场演出落下帷幕,这群女性身影又忙碌着整理剧院、检查设施,工作复盘。她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济南的文化土壤。正如她们所言:“每一场演出都是城市灵魂的绽放,而我们愿做点亮星火的人。”在“项目提升年”的征程上,这群文化木兰正以艺术为帆,驱动济南驶向“诗与远方”交融的强省会新未来。
记者:袁媛
美编:马官民
编辑: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