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种特色商品亮相,在家门口“逛遍”中东欧!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举办

图片


5月22日-25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办


本届博览会由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黑龙江省担任主题省。展会总规模达8万平方米,设置了中东欧展区和出口消费品展区。


其中,中东欧展区汇聚了来自14个中东欧国家的展商参展,共有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集中亮相。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中东欧展区,满眼皆是异域风情。匈牙利的羽绒产品捷克水晶阿尔巴尼亚的草莓酱、克罗地亚的巧克力、波兰的天然护肤品……琳琅满目的展品,不仅代表了当地的特色产品,也代表着它们想要更深融入中国市场的期许。


图片

中东欧展区 观众试吃外国参展商的产品


不少展商甚至用起了中文“吆喝”,热情邀请观众试吃、试戴、交流。“中国的滑雪装备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已经多次来华参展。”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某雪具企业负责人表示,“浙江在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效率高、反应快,去年参展后我们很快便与中国代理方建立了稳定合作,业务发展十分顺利。


出口消费品展区则聚焦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主题,展出了一批低空经济、智能家电、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据预测,本届博览会将有1.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加,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预计达成从中东欧进口采购意向超100亿元。


图片
出口消费品展区


“我对中国制造很有信心,中东欧博览会的客户整体还是比较精准的。”在出口消费品展区,一位宁波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参展,“原本担心外商不会太多,没想到现场人气很旺,我们的业务员一直在接待、对接,基本没停下来。”

 

该负责人坦言,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配套完善,博览会的国际化平台优势有助于本土企业拓展海外渠道,寻找更多高质量的合作机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展会把品牌推出去,让更多国家了解宁波智造。”


图片

中东欧展区


相比以往侧重“看展为主”的模式,本届博览会更加突出“向新、向实、向未来”的主题导向。在中东欧展区内,首次设立“数智中东欧”创新板块,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图片

中东欧展区,观众与国产机器人互动


中东欧展区内,奥地利的钻石轻型飞机、塞尔维亚的海上安全传感系统等多项高技术装备悉数亮相,并与我国10余款人形机器人同台展出,成为现场关注焦点。中外近百项创新产品和技术在此同场竞技,全面展现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在智能制造和未来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新潜力。


与展览热闹市集般的氛围相比,论坛和对接会现场更显沉稳务实。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动对接会”“中东欧研学旅行交流洽谈会50多场活动陆续进行,聚焦经贸、科技、教育、文旅等多个合作维度,释放出更为清晰的信号:中国不仅欢迎中东欧国家的商品进入市场,更希望构建互利共赢、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


图片

中东欧展区


“我们不仅想卖红酒,更希望在中国找合作伙伴,一起做品牌。”一位北马其顿参展商表示,“这场博览会,最可贵的是它让合作变得更具温度。”


说起温度,文化是最柔软的桥梁。本届博览会首设“魅力中东欧展区”,以“书”“艺”“画”“印”“游”等 5个元素展示中东欧国家的美丽风光和璀璨文化。


图片

中东欧展区,罗马尼亚传统服饰展示


在展会现场,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展台,更多人流连于中东欧国家的民俗展示、音乐表演和传统美食品鉴之间。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罗马尼亚的刺绣工艺、拉脱维亚的琥珀首饰,每一件展品背后都凝聚着独特的文化印记,也引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与情感共鸣。


文化是沟通的纽带,也是合作的土壤。从一次热情的问候、一句用心的中文“你好”,到一场跨越语言的艺术表演,中东欧与中国人民的相识、相知与相交,正通过博览会这一平台不断积淀、延伸。

图片

编辑|沙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