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导】郯城县小麦防范干热风技术要点
当前我县小麦正处于灌浆期,是提高粒重、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期易遭受“干热风”灾害,导致小麦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出现“青枯逼熟”现象,一般情况下造成减产5-10%,个别严重地块可达20%以上。5月18日气象部门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9-21日我县所辖乡镇和街道将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3-35℃,局部可达37℃以上。5月20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大部分地区出现35-37℃高温,21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白天我县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最高气温37-39℃,局部可达40℃,麦田遭遇“干热风”几率增加。为有效预防和减轻干热风,要落实好防控措施,及时做好防范。根据麦田墒情,可在高温来临之前,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技术小水灌溉,补充土壤墒情,增加田间空气湿度,起到预防和降低“干热风”作用。避免大水漫灌,导致根系早衰和发生倒伏。可在干热风来临前,及时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补充小麦养分,增强植株抗性,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从而抵御“干热风”。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未来几天天气变化,并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让农民群众第一时间掌握气象变化,切实做好干热风等灾害天气防范应对。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分区包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好防范干热风天气技术措施。全面搞好灾情调度,强化信息上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