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2666.7万小时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从运输航空、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等12个维度,全面勾勒出2024年中国民航行业的发展图景。其中,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的亮眼表现,不仅展现了行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更预示着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图片

在通用航空领域,截至2024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数量达760家,较上一年净增70家,显示出行业吸引力的逐步增强。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攀升至3232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达1252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通用机场作为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数量也在稳步增加。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475个,比上年底净增26个,其中A类通用机场172个。这些通用机场的建成与完善,为通用航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通用航空飞行小时数有所下降,2024年全国通用航空共完成飞行134.1万小时,比上年下降2.2%。这一数据反映出通用航空市场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运营效率优化、市场需求匹配等挑战,行业需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提升运营效率。


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领域,2024年无人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获得无人机运营合格证的单位达19979家,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161.9万个,注册无人机共217.7万架,颁发无人机操控员执照27.33万本。2024年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2666.7万小时,同比增长15.4%,显示出无人机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2024年1月1日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无人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技术突破和政策加持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涵盖物流配送、农林植保、测绘巡检、低空旅游等多个领域。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3.5万亿元。未来,低空经济将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无人机培训、运营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中国民航行业在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面对未来,行业需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政策环境,推动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共同迎接万亿蓝海市场的到来。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