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湟中区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将作风建设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不动产登记难题,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靶向施治的准度、闭环管理的力度,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不动产登记工作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压实政治责任
构建作风建设“责任链”
湟中区把解决不动产“登记难”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考场,成立由主管副区长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专题调度、每月清单销号、每季成效晾晒”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以上率下践行“一线工作法”,累计召开专题会议15次,深入7个小区70栋楼开展调研走访14次,形成“区级领导牵头抓、部门联动协同抓、党员干部具体抓”的三级责任体系,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将作风建设要求贯穿问题排查、政策落实、矛盾化解全过程。
创新工作机制
打造高效服务“组合拳”
坚持把转作风成效体现为解难题的实效,包抓责任清单化。推行“一人一小区、一包到底”责任机制,选派4名党员干部组建攻坚专班,形成“问题台账、责任清单、销号管理”工作闭环,对5000余套住宅实行“一栋一档”精准管理,累计梳理政策堵点11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3件,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逐个“清零”。部门联动协同化。深化“三方联合、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模式,整合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资源,开通“绿色通道”,依托“互联网+不动产”延伸服务终端至开发企业,实现首次登记、税费缴纳、转移登记“一窗通办”,平均办证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形成常态。政策落实精准化。实施“证缴分离”“承诺整改”分类处置机制,对历史欠缴税费项目,由党员干部牵头组建攻坚小组,运用“政策宣讲+执法督促”组合策略,依法追缴资金800余万元;对验收遗留问题项目,实行“挂牌督办+限时整改”,让政策“精准滴灌”到每个难点堵点。
彰显担当作为
突出体现群众“满意度”
开展“党员干部进小区、调研走访解难题、登记服务到家门”工作,在多巴益景佳苑、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等项目现场,设立流动登记服务站2个,党员干部主动上门收集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宅基地办证的申请表、身份证明、税费等各项资料100余份,为行动不便群众提供预约服务1000余人次,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针对办证率低的小区,通过“入户走访+政策解读+流程再造”,为籣悦君品、圣山国际等小区量身定制二次化解方案,推动登记发证率提升至80%,48户多巴苗圃住户率先实现“证缴分离”。建立“问题收集、研判处置、反馈评价”全流程监督机制,通过12345热线、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收集问题建议110条,全部纳入问题督办台账,办结率、群众满意度均达80%以上,以“硬措施”提升群众“软指标”。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5个小区64栋楼的首次登记,惠及群众5000余户。直面登记难问题重拳出击,既是湟中区刀刃向内整肃作风的缩影,更是躬身践行“民呼我为”服务宗旨的缩影。下一步,湟中区将持续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引领,把解决群众身边事作为作风建设的永恒课题,让不动产登记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