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一分钟就能包好3条粽子!整齐的“丰字型”包扎法意头真好!5月22日下午,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东站厅传来一阵赞叹声。现场正在举行一场道滘裹蒸粽非遗技艺推广活动,除了广东省级非遗包粽擂台赛,更有各种咸甜皆宜风味道滘裹蒸粽产品展示和试吃,还有非遗粤曲演唱,“一举高粽”等情绪价值拉满打卡装置……香满广州地铁站。
活动现场
非遗擂台赛引围观 市民感叹“老手艺有新魅力”
据现场东莞市道滘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道滘裹蒸粽文化推广活动,于5月22-24日连续举行三天。紧张进行中的包粽擂台赛,吸引了市民陈女士和很多街坊观看,“原来我们广东还有这么好的道滘裹蒸粽省级非遗技艺。”来自道滘3名裹粽手艺人同台竞技,最终决出第一名在10分钟内包粽超过30条,引来阵阵惊叹。“早就听说道滘粽好吃,今天才知道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尤其是‘裹得紧实’的秘诀,难怪煮多久都不漏米。”退休教师李伯边看边用手机拍摄视频,“要发给孙子看看,这比课本上的非遗更生动。”
据介绍,道滘裹蒸粽传承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叶潮以晚造糯米、咸蛋黄、五花腩等为原料改良配方,成就“天下第一粽”美誉。2012年,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非遗名录;2024年,更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成为全省80个重点培育的特色产品之一。
目前,道滘镇已形成涵盖多家食品工厂、50余家小作坊的粽子特色产业群,年销量超2000万条,成为带动民生增收的重要引擎。在生产旺季时,熟练女工月均收入普遍突破万元,单日最高可包制1000条粽子,用双手编织出“粽”香致富路。
活动现场
试吃区人气爆棚 创新口味“圈粉”年轻群体
在产品展示区,佳佳美、莞瑞、聚上品、御海、美嘉美等5家道滘粽子企业带来的双黄肉粽、黑松露粽、陈皮豆沙粽等口味人气爆棚,记者观察到,不少年轻面孔在摊位前驻足、品尝。“这个黑松露粽太特别了,咸香中带点菌菇的鲜味,很适合送朋友。”“之前去道滘旅游时吃过传统口味,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多创新选择。”
此外,“一举高粽”主题打卡区成为当日最火拍照点,家长们带着孩子在“粽横四海”“天生出粽”等趣味标语前合影。与此同时,番禺广场站厅东侧LED显示屏循环播放着道滘裹蒸粽技艺视频以及道滘文旅推广视频,让来往乘客切实感受道滘裹蒸粽的非遗魅力与道滘镇丰富的文旅资源。
本次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滘裹蒸粽与广府饮食文化同根同源,其制作技艺传承百年广式粽子精髓——以晚造糯米的绵密、五花腩的脂香、咸蛋黄的沙润为特色,讲究“料足、裹紧、火候足”。他表示,本次活动落地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正是依托地铁交通枢纽的辐射效应,将道滘粽的非遗魅力精准触达广州乃至大湾区客群,推动道滘裹蒸粽从区域特色产品向大湾区文化名片升级,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助力基层经济增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叶浩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