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常璐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围绕“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年度主题,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东西湖区分局组织绿色江城环保社会组织、银湖社区居民代表、花城巾帼生态环境志愿者服务队等40余人,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展“长江生物多样性科普行”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普教育,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为推进长江大保护战略注入基层力量。
活动伊始,主持人系统阐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指出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将继续深化“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主题内涵,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活动现场,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王熙老师带领志愿者们依次参观“活化石”矛尾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长江江豚、扬子鳄等珍贵的水生生物标本。王老师介绍,“它们见证了长江生态的变迁,也警醒我们长江大保护任重而道远”。志愿者通过这些珍贵的鱼类标本系统了解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演化历程与生存现状。在参观的过程中,王老师也不时解答着志愿者们提出的问题,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来自花城巾帼生态环境志愿者服务队的领队徐喜珍老师感慨:“这些鱼类标本平时只能在网上看到,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多长江‘原住民’,感觉特别震撼。”来自银湖社区居民毕女士说:“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今后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为长江大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这场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志愿者直观感受到长江生态的独特魅力,更通过专家科普讲解将环保理念深植人心。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未来将用实际行动诠释“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呼吁更多身边人共同爱护我们的母亲河,从科普到行动,共学共护长江生态。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