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让步,特朗普开出俄方最想要的条件,只为换普京一句话。
当地时间5月19日,一通持续两小时的越洋电话,意外撕开了俄乌冲突的僵局。
电话两端,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放下话筒后,普京罕见用“充实、坦诚且极其有益”评价这次对话——这样的外交措辞,在俄美近年来的互动中堪称“高规格”。
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表态,或许泄露了关键信息。
他明确提到,特朗普愿意为俄罗斯打开全球经济准入通道,前提是俄方同意停战。
简单说,就是“停火换解套”——让俄罗斯从被政治、经济、科技主流圈集体孤立的“世界孤岛”状态中脱离。
过去三年的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承受的孤立肉眼可见。
2022年5月16日,麦当劳宣布彻底退出俄罗斯市场,并出售在俄罗斯的业务。
要知道,1990年莫斯科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时,上千人彻夜排队的场景,曾是苏联融入世界的标志性画面。
1990年,在莫斯科市中心普希金广场
这次撤离,不仅是商业决策,更象征着俄罗斯从全球化参与者,逐渐沦为“局外人”。
与拜登政府坚持“制裁+孤立”的强硬路线不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擅长“交易式外交”。
他抛出的“解除制裁”条件,精准击中了俄罗斯的核心需求——在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长期禁运下,俄罗斯只能依赖灰色渠道和中间商维持经济,比如通过“影子舰队”这类“躲猫猫式”能源出口系统艰难输血。
若能用一纸停火协议换取国际封锁解除,对俄罗斯而言堪称“低成本高收益”的战略突破。
除了“极其有益”的评价,俄方通话后明确释放四大信号:赞成停战、愿与乌签署包含停火内容的备忘录、寻求双方可接受的妥协方案、感谢美国斡旋。
这与此前普京反复强调“特别军事行动正当性”“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的强硬表态形成鲜明对比。
就在上周土耳其对话中,俄方还坚持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地位不容谈判”,如今却转向“政治外交手段”与“妥协”,措辞转变或预示着俄罗斯战略的深层调整。
拜登时期,乌克兰是美欧“政治正确”的核心支持对象;但特朗普上台后,俄乌谈判主导权正悄然从基辅、布鲁塞尔转向华盛顿与莫斯科。
若美俄达成停火协议,乌克兰或被迫接受“未收回领土即停火”“加入北约无望”等条件,在现有协议上签字。
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支持俄乌直接对话与政治解决——措辞严谨中隐含对特朗普斡旋的开放态度。
但欧洲恐怕难掩失落,德国、法国、波兰等过去三年在援乌中投入巨大的国家,反对声浪可能最强烈。
特朗普的“快刀斩乱麻”式外交,虽可能加速停火,但长期效果存疑。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场两小时的通话,已为俄乌局势按下“转向键”——各方阵地正从战壕,逐步转向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