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作文”作品系列展播第二季——第六站(育才一小和育才二小教育集团)

今天展播的是

育才一小和育才二小教育集团

4位同学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边听边看吧



图片












探寻大理非遗之美,传承民族文化瑰宝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二小五年级98班 唐佳伊  

指导教师:白银水


在祖国西南边陲,有一座城市叫大理。苍山似巨龙蜿蜒,巍峨耸立,尽显雄浑气魄;洱海如明镜高悬,澄澈湛蓝,倒映着天光云影。山水相依,构成一幅天然的绝美画卷,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就在这片被岁月眷顾的土地上,藏着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史的瑰宝,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织就彩云犹缱绻,染成春水更缠绵。”大理白族扎染,是一场充满奇妙创意的艺术之旅。人们以丝线为笔,白布为纸,精心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这些图案或是娇艳的花朵,似乎能让我们闻到那扑鼻的芬芳;或是展翅的飞鸟,仿佛即将冲向广阔的蓝天;又或是飘逸的云朵,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当白布浸入染缸,色彩相互交融,完成一场奇妙的蜕变。染好的布展开,蓝白相间的图案自然呈现,清新素雅,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承载着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炽热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剑川木雕同样独具匠心。“削木为神韵自生,刀刀雕琢见传承。” 工匠们手持刻刀,全神贯注在木头上精雕细琢。转眼间,花鸟鱼虫跃然木上,神话故事也鲜活呈现。这些木雕作品,有的装点着古老建筑,为其增添灵动的艺术气息;有的制成小巧摆件,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领略到大理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大理,有许多令人敬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族扎染的张仕绅爷爷,出生于扎染世家,从小便在扎染艺术的熏陶下成长。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印染技术冲击着传统扎染行业,许多人放弃了,可张爷爷却如一座灯塔,坚守着心中的信念。他四处搜集古老图案,深入研究传统染色方法,还融入现代元素,设计出既传统又时尚的作品。如今,他的扎染作品声名远扬,走向了世界。

剑川木雕的段国梁叔叔,自幼热爱木雕,12岁就跟随父亲学艺。寒来暑往,他刻苦练习,手上布满老茧。他将剑川的山水、民俗融入木雕,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为了传承木雕技艺,他无私开办免费培训班,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同学们,千万别因年纪尚小,就将自己与非遗传承划清界限。在大理非遗传承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同样能成为熠熠生辉的传承者!白族扎染的奇妙纹理、剑川木雕的精雕细琢、白族民歌的悠扬婉转,每一道工序、每一次雕琢、每一个音符,都是岁月沉淀的结晶,凝聚着千年的历史与深厚的情感。让我们满怀热忱,主动探寻这些非遗的动人篇章。积极参与非遗体验活动,亲手触摸扎染布料,感受染料在指尖晕染,这是与古老技艺的灵魂对话,每一次触碰都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跟随民间艺人学唱白族民歌,让悠扬旋律带我们走进白族人民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体验剑川木雕,一刀一划都在镌刻着传统文化的印记。在班级展示和校园活动中,尽情展现我们的才华。用画笔勾勒扎染与木雕的精美,让色彩诉说非遗的魅力;制作手抄报科普非遗知识,让更多同学了解其独特价值;通过演讲传递对非遗的热爱,点燃大家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火。身处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更要拿起手机,记录下非遗传承与技艺展示的精彩瞬间,配上优美诗句,精心剪辑成视频发布到网络,让大理非遗跨越地域限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隐匿于民族记忆深处的稀世瑰宝,它以静默却震撼人心的力量,娓娓道来先辈们的卓越智慧。让我们以传承人为楷模,勇敢挑起传播大理非遗的重担,不停歇、不止步,让大理非遗独特的魅力,像春雨润物般悄然渗透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让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到它的迷人风采,沉浸在这场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之中。

图片











守望苍山洱海


大理市凤仪镇庄科完小五年级2班 赵宇萌

指导教师:张莉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妆。”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心中就会涌起对家乡大理的无限热爱,而洱海,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洱海扬波,绿柳依风,八月的大理镇龙龛段生态廊道风景如画,很多游客来此拍照留念。对游客钟爱的美景,大理镇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社能爷爷已经“免疫”。一年到头都看,再好看的风景也会看腻。他更爱的是洱海上面上随风飘荡的白色小花,这种白色的小花就是海菜花,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也被称为洱海水质的“试金石”。

张爷爷说,海菜花重现洱海,他30多年来的梦想,而这梦想正逐渐成为事实。

天刚蒙蒙亮,身穿红色马甲的洱海保护工作人员驾驶小船,打捞湖中的干毛藻。张爷爷介绍,干毛藻如果不及时清理,会绞死其他水生植物,这项工作只能人工打捞,费时费力,很辛苦。但是有些工作,光靠力气还不行,还得有好办法。夏天的龙下登湖湾容易产生蓝藻,但铲除蓝藻的旧方法效率不高,这一直是困扰张爷爷的难题。

 终于在2021年的7月,张爷爷成功研发了旱水收集箱,在投入使用后除蓝藻效果明显。旱水收集箱的原理是在静安水域表水层放置收集箱,通过水泵把收集箱里的藻水抽到3级净化池里初步净化,然后再流到砾石床进一步过滤,最后进入表流湿地净化,实现旱水的高效分离。除了藻水收集箱,张爷爷还先后改良了水幕、底泥输浚等技术。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取得的效果颇好。这些方法都是他为保护洱海费尽心思的成果。

张爷爷今年已经60多岁了,大半辈子都在做洱海保护的工作,他一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更好地保护好洱海。他常常想:洱海保护取得现在的成果不容易,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有一种使命,是守护自然的馈赠,它提醒我们,地球并非人类肆意索取的对象,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的家园;有一种担当在提醒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家乡的苍山洱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一种希望,是构建永续的未来,它提醒我们,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回馈,需要我们用行动描绘,让苍山洱海的美丽与生机得以永续传承。让我们肩负使命,践行担当,怀揣希望,使苍山洱海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成为白族人民永恒的乐土。

图片












苍洱情深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一小六年级84班 李睿峰

指导教师:姚运全


大理的苍山洱海,富有诗情画意,它能让人沉浸在梦境一般的世界里,给人无限的遐想。

苍山,千变万化,十八峰南北骈列,石棱青苍,屏立于洱海西面。远眺苍山,雄伟壮丽,威严肃穆,犹如头戴银帽的苍山雪,是久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皑皑白雪,经夏不化,终年覆盖山顶。天然的高山湖泊,点缀山间,四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林莽的掩映下,潭水晶莹透彻,倒映着点苍山变幻多姿的云景。

每到夏日,飘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这就是著名的玉带云,这云长亘百里,多日不散,最是奇异迷人。白族谚语中说,玉带云是一种丰收的征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在春冬之际突然出现的就是“望夫云”。往往在万里无云之时,玉女峰顶会突然出现一朵如少女望夫状的云朵,它一出现,苍山便有大风刮向洱海,恨不得要把洱海掀个底朝天才肯罢休。

阳春三月,微风吹拂绿水,毛毛细雨由天上缓缓洒落,千万条柔柳轻抚着水面,扰动了美丽的洱海。一片轻绿中点缀着白色的海菜花在湖面上随风飘荡,湖边的芦苇生长得更茂盛了,枝干越长越粗壮,叶片层层叠叠,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远远望去,一片郁郁苍苍。

洱海的湖水是那么寂静,静得让你觉得湖面如同镜面一般;湖水是那么清澈,清得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湖水是那么的蓝,蓝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蓝宝石。一阵温馨的暖风拂过,柔枝伴随着春的歌声起舞,湖水漾起粼粼的细波,一层层、一圈圈,慢慢向四周扩散开去。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苍山之上,那些珍贵的树木被刻上了一些不文明用语,周围的植物也一天天减少,泥土被剥得到处都是,洗马潭原本是干净的、美丽的,却成了一个垃圾遍地的存在;洱海的边上,到处都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味道,鱼的尸体在岸边随处可见,垃圾在随风飘荡,死亡的水草爬上了岸边,海菜花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连那些野鸭和海鸥也一去不复返。

如今,人们终于领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深刻内涵。现在我们重视环境保护,大家增强了环保的意识,努力地完成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苍山洱海,因为苍山洱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为我们清楚知道,大理是我们的家,洱海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情永远系在苍山洱海之上。

我深深地希望野鸭和海鸥,来了,就不再离开;苍山和洱海,美了,就不再变丑。

图片












指尖上的扎染艺术


大理市经济开发区育才一小六年级 83班 罗艺涵

指导教师:毕绍鹏


在彩云之南,苍山洱海间的大理,有一种古老技艺——大理扎染。它跨越千年时光,以其斑斓色彩与奇妙纹理,娓娓道来白族人民的智慧与浪漫,它就是大理扎染,这项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非遗技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在岁月长河中散发着独特光芒。

踏入扎染博物馆,仿佛推开了通往神秘艺术世界的大门。馆内,各类扎染作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像是有生命一般,静静诉说着往昔故事。

色彩上,深沉古朴的靛蓝,宛如夜空中深邃的星河,沉淀着岁月的厚重;清新明快的浅粉,恰似春日里绽放的第一朵樱花,带来灵动与活力,二者相互交织,碰撞出奇妙的视觉火花,令人目不暇接。再看那些图案,八角花、回纹、如意纹等传统纹样,它们或简约凝练,以简洁线条勾勒出深远意境;或繁复精美,用细腻笔触编织出美好生活的祈愿,每一道线条都凝聚着白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精神寄托。

怀揣着好奇与期待,我有幸亲身体验扎染制作。

扎结,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实则暗藏玄机。需将布料依照精心设计的图案,用棉线或麻线细致捆扎。扎得紧实之处,染液难以渗透,如同被施了魔法,会留下纯净洁白的图案,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扎得稍松的地方,染液便会温柔晕染开来,形成自然独特的渐变效果,恰似天边绚丽的晚霞。我屏气敛息,专注地将布料扎成花朵形状,每一个结都打得小心翼翼,满心期待着它在染缸中的华丽蜕变,仿佛在孕育一个即将诞生的艺术精灵。

染色环节,选用的是板蓝根等天然染料,这是大自然馈赠的色彩宝藏。当扎好的布料缓缓浸入染液,时间仿佛凝固,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唯有那色彩在布料上如灵动的舞者,轻盈地晕染开来,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每一笔都充满了诗意与惊喜。经过反复浸染、晾晒,原本洁白无瑕的布料,终于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图案,那一刻,心中满溢着成就感,如同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大理扎染,远不止是一块布,它是民族文化的鲜活见证,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它依然坚守着那份传统与纯真,宛如一位执着的守望者,静静伫立在时光深处。每一道扎痕,都是历史的印记;每一抹色彩,都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这份指尖上的非遗,能在岁月流转中代代相传,让更多人领略到它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续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


小朋友们,同学们,你也想在节目当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吗?快点来投稿吧,投稿邮箱41779902@qq.com 。


录制方法非常简单:小朋友可以用手机自带录音装置录制或用专业的录音设备。


发送方式:请将您的小诗、朗诵或者歌曲等音频发送至苏晓姐姐的邮箱。邮件命名为姓名+联系方式+作品名,邮件内附上照片、简短自我介绍以及作品文字内容。


更多精彩节目内容请锁定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编辑:苏晓岚 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


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放监督、抽测的方式方法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方式,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业、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予以配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排放检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用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