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不过几个月,就创造了一个历史性节点,中国赶超美国的重要分水岭提前出现。
5月19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比较有意思的评论文章,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推出的种种政策,正在加速中国主导世界格局的形成。
文章中提到,理论家一直在假设“中国世纪”的到来,也就是“中国超越美国”,一个全新的全球权力格局将被构建出来。
而这个“中国世纪”可能已经开启,未来,当历史学家们回顾往事时,他们很可能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最初几个月,视为中国赶超美国的重要分水岭。
客观讲,《纽约时报》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新颖的。
此前,也有不少观点提到,特朗普在第二任期,推出的种种政策,将会加速美国霸权的衰亡,这个论点的确是有迹可循的。
那么,《纽约时报》上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不是无的放矢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来看。
首先,中国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综合国力系统性提升的长期进程。这些年,中国已经在基建、制造业、贸易、以及部分高科技等领域超越美国,虽然美国在金融投资、全球军事部署,以及部分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但综合来讲,中美如果真的进行对比的话,可以说是各有优势、互有胜负。
当然,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说全面超越了美国,但要说美国明显比中国更强大,其实也不尽然。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中国赶超美国的重要分水岭,应该有两个。
第一,从中国人的视角来说,那就是两岸统一,这个节点对于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甚至可以自信的说:当两岸实现统一的时候,就是中国赶超美国的重要分水岭。
第二,美国犯下一个重大战略性错误的时候。
而特朗普上台以来,给美国带来种种危机,其实都可以视为是特朗普政府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出现了错误。
其中原因很简单,特朗普执政后,让美国在多个领域遭受了重创,比如严重削弱了美国的信誉和全球领导力,尤其是极端的单边主义政策,大幅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
作为美国霸权的几大根基之一,软实力的下降,对于美国霸权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并且是难以短期内修复的创伤。
此外,特朗普极端的关税政策,更是给美元霸权的彻底垮台,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雷”。
直白点说,国际社会看到美国如此肆意妄为的利用手中的美元霸权敲诈各国,那么,大家是选择在忍气吞声中跪下并且“死去”,还是为了活下去而选择抗争?
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全球大多数国家肯定都会逐渐的推动去美元化,主动摆脱对美国在金融、贸易上的依赖。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全球国家肯定会形成一种默契,那就是只做不说。
长此以往,“美国优先”大概率会变成“美国孤独”。
事实上,没有美国的世界,一样可以很精彩地发展。
1776年并不是创世纪。
需要强调的是,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也必然会殃及自身,不仅使美国企业正常生产面临全球供应链断裂所造成的冲击,而且会危及美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另外,特朗普极端保守主义的执政理念,肯定会造成移民与科研政策的倒退,从而迫使大批顶尖人才“逃离”美国,比如,最近法国等欧洲大国就在“出重金”邀请科技人才落户欧洲,很显然这会动摇美国科技霸权的根基。
纵观历史上的大国沉浮兴衰,从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的种种极端行为以及造成的影响来看,的确可以视为是美国犯下一个重大战略性错误的节点。
尽管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为了超越谁,但这个节点也可以被视为中国超越美国的重要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