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演唱者:102岁抗战老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刘莹 屈兰云 实习生 李芷依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5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和武汉第十七干休所的工作人员,102岁的抗战老兵李蔚华唱起这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似乎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军营。

图片李蔚华(右)与武汉第十七干休所工作人员交流。

15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5次负伤,获得10余枚勋章……这些数字,见证了老人的传奇人生。

李蔚华是山西沁源人,1923年2月出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2月,未满16岁的李蔚华,在家乡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沁源县游击大队。他说:“参加革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打日本鬼子救中国。”

因为年纪小,李蔚华在游击队里受到老兵的照顾。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老班长是老红军史寨木,副班长叫王立连。他说,那时在部队,从系鞋带、补袜子,到背枪、射击,老班长们都手把手地教。“他们对我挺好,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我很想他们。”如今说起这些,李蔚华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黄崖洞保卫战是让李蔚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

1941年11月9日至17日,在山西省黎城县的黄崖洞地区,八路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较量。

黄崖洞地区四周奇峰突兀,陡崖绝壁,仅有一条狭窄的山径可通,乃易守难攻之地。这里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最早创建、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的所在地。当时,这座兵工厂对于八路军而言,意义重大,是八路军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重要的供应源头。

1941年11月,日军妄图摧毁八路军的这一重要军事支撑。他们调集了大量兵力,气势汹汹地向黄崖洞地区发起进攻。李蔚华还记得,那

图片李蔚华参军期间留影。

场战斗持续了8天8夜。作为通信兵,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部队传递信息。他说:“对我们来说,把信送到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据史料记载,黄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以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八路军仅伤亡166人,却毙伤日军近1000人,创造了敌我伤亡6:1的惊人战绩。黄崖洞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成功保住了兵工厂的人员、机器和材料的安全,还给予日军有生力量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计划,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极大地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志。

由于在战场上表现突出,李蔚华被推荐到太行军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又称朱德警卫团)。在这支来自井冈山的老红军部队,他先后担任侦察员、班长、排长等。1940年,年仅17岁的李蔚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说,“入了党,责任就大了。党员要以身作则,行动打仗要带头,在战斗中要不怕牺牲,要终生为共产主义奋斗。”

据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李蔚华还参加了辽县、隆化、锦州、辽西、平津、衡宝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李蔚华被调动至武汉军区工作,1983年离休。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戎马一生,李蔚华获得的勋章、荣誉章、奖章有十余枚,这些都被他交给了老部队。他说:“这些功劳都不算什么,比我强的人有很多。我们在思想上不能老背着功劳包袱,没有什么不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