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123篇原创文章
对光伏行业的难都已经快要麻木了,但当看到晶盛机电的2024年报,尤其是2025年一季报,还是再一次对光伏行业的难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01
2024的底色比表面强一些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下滑2%;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大降45%;扣非净利润4.97亿,同比下降54.85% 。具体到Q4,实现营收31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也大降2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5亿元,同环比均转亏。这是公司自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在过去十几年,晶盛机电是一个绝对的超级成长大白马,不仅上市后从来没有一个季度亏过钱,营收和净利润更是一路上扬的趋势,业绩增长曲线漂亮得不得了,可惜这个不败金身还是在2024年光伏凛冬之下破掉了。
看看毛利率就知道了,去年整体毛利率33%,同比下滑了8个百分点,到了Q4,更是掉到了23%,同比暴跌7个百分点,环比也下跌了9个百分点。
不过呢,虽然去年Q4破了公司的“不亏金身”,但也是因为公司本着审慎的考虑计提了较多减值损失,计提的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约10亿元,如果加回来的话,Q4还是盈利的,所以可以看到今年公司又扭亏为盈了。
去年的亏损更像是数字游戏,即使不剔除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就去年行业的情况,公司可以实现25亿的净利润也相当不错了,实在不宜对它的业绩大惊小怪。
当然了,在光伏当下的大环境下,公司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02
经营压力开始凸显
公司营收从去年Q3开始就持续下滑,到今年Q1依然没有止住的迹象,反而下降幅度还有持续加大的趋势,2024年Q4和2025年Q1的下滑幅度都超过了30% ,关键暂时还看不到企稳迹象,因为在设备企业最重要的订单方面,公司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合同负债来看,2023年最高达到111亿后就一路下行,到2024年Q4已经下降到仅有56亿,到了2025年Q1更是仅有38亿,差不多仅有23年高峰期的1/3 ,如果行业再继续冰冷下去,还不确定有多少客户要毁约,对公司的订单将构成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与日益减少的订单相对的是压力日趋增大的讨债压力!
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从2023年的22.89亿飙升到2024年38.53亿元,并且计提了2.5亿应收账坏账准备。
另外公司存货端也面临着存货跌价和合同履约损失压力。
2024年底公司存货为108亿,虽然相比2023年底的155亿大幅度减少了,至少机器没有都堆在库房里,但按照公司的披露,去年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就合计计提了9.62亿,包括2.95亿的原材料跌价准备、3.97亿的发出商品等。
截至2025年Q1,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还有32亿,存货依然高达95亿,如果行业不能尽快好转,公司2025年恐将继续面临这两方面的跌价和损失压力。
公司对此也表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下游客户可能会对扩产项目进度进行调整,导致已签订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下游部分客户可能出现取消订单或提出延期交货以及延期付款等情形,公司存在未执行订单的履行风险。
只能说强如晶盛机电这样的龙头也逃不过行业的掣肘,表现可能就比行业后排厂商好一些。
03
挑不起重档的半导体业务
晶盛机电的业绩这么惨淡,原因自然还是受光伏行业周期下行影响的结果,虽然晶盛机电早已经不再单独披露来自光伏的收入比例,但根据前几年超过80%的收入占比来推算,即使这两三年半导体和蓝宝石营收体量有所上来,光伏设备收入超过60%以上应该也是确定性的,光伏行业这两年的苦和难以及血和泪同样深深烙在晶盛机电身上。
其实管理层已经很努力转型了,早早就布局了半导体和蓝宝石业务,大家去看2024年的年报更会惊诧,晶盛机电难道是一个半导体公司?
从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会这就是一个半导体公司,公司似乎恨不得提都不提光伏业务,满屏都是半导体相关的信息。
客观讲,公司的半导体业务方面的布局和进展也都算不错。在硅片制造端,公司实现了8-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设备的国产替代,开发出了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直拉单晶生长炉、区熔单晶炉)、晶体加工设备(单晶硅滚圆机、截断机、金刚线切片机等)、晶片加工设备(晶片倒角机、研磨机、减薄机、抛光机)以及外延设备和清洗设备,且均已实现批量销售,其中长晶设备在国产设备市场市占率领先。在芯片制造和封装端,公司开发了应用于芯片制造的8-12英寸减压外延设备、ALD设备等薄膜沉积类设备,应用于先进封装的12英寸减薄抛光机、12英寸减薄抛光清洗一体机。以差异化的工艺和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碳化硅产业链装备领域,公司同样有不错的布局和进展,开发了碳化硅长晶及加工设备(研磨、切割、减薄、倒角、抛光、清洗及检测)等。截至2024年底,公司半导体设备(含碳化硅设备)在手订单超过33亿元(含税)。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光伏设备厂商,晶盛机电在半导体业务方面已经是做得最好的了,其他厂商连晶盛的车尾灯都看不到。
但这也不奇怪,毕竟之前新能源正前方一直跟大家讲,光伏设备厂商(或者所有设备厂商)的成长路径就是在一个价值含量足够高的环节做强做大后,再向产业链其他环节拓展,继而向其他产业链拓展。
作为光伏设备厂商,晶盛机电本来就是这条路径的先行者,本身公司也是技术导向性企业,向半导体业务拓展得比较早,决心也很大,做得比较好也不足为奇。
可惜的是,晶硅产业的本质决定了半导体设备厂商向光伏设备业务拓展的难度远小于光伏设备厂商向半导体设备领域拓展,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竞争同样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晶盛机电未来在半导体设备业务上的成长性也大概率要慢下来。
公司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的收入主力都要看光伏业务,而光伏就只能看周期了,这是绝大多数光伏厂商都逃不掉的周期宿命,强如晶盛机电同样躲不掉。
于晶盛机电而言,一方面加大在半导体上的投入,寄希望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不要太快变成红海市场;另一方面,还是要希望光伏行业尽快迎来上行周期。
毕竟理论上讲,只有光伏周期越好,晶盛机电往半导体业务拓展才会越成功,而不是反过来。
如果大家对leo调研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资料库,里面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以及宏观政策、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投资有用的,我们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