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自己快乐”是来自养育者的精神控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父母向孩子诉苦 本质上就是在转移自己的痛苦。
这是一个非常阴险 却非常高明的隐性控制手段。
如果你无法察觉这种隐形的控制,那么对你人生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首先,父母反复强调自己遭受过的痛苦,不断的诉说生活的不易,本质上是父母自己不允许自己快乐,也不允许自己享受。
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叫做,我们没有办法在不爱自己的情况下去爱别人,我们不允许自己做自己,肯定也不会允许他人做自己。
我们的父母如果不爱他们自己,他也不会允许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孩子有时候想买点东西,父母就会各种酸。
孩子想开心玩乐,父母就会各种故尹自怜的自哀自叹,甚至有些父母还会一边哭穷一边说孩子不体谅 自己,一边刻意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然后批判孩子不懂得生活的艰辛。
这些孩子成年之后,哪怕生活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他们也不会允许自己过得开心和幸福。
过年过节,我们开开心心的去孝敬父母,给他们买点东西。而这些父母都会各种批评和责怪,甩着脸色的各种拒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都是养育者潜意识里对我们的一种精神控制。
而很多养育者总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孩子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服从性测试。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养育环境里,孩子的潜意识则会认为自己应该去背负养育者的这些苦难,承担父母不好的情绪。
很多孩子会在父母吵架的时候去充当调停者的角 色,甚至去扮演法官的角色。
而有些善良的孩子,内心还充满了幻想,他们一方面幻想自己应该可以足够的强大,可以去解决父母生活中的这些困难。
另一方面,幻想着自己可以通过爱去帮助和感化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的婚姻变得幸福。
可当这些善良的孩子回归现实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那么,这群善良的孩子,往后人生的每一天,都会生活在对父母的各种愧疚当中。这样的生存状态在家庭系统当中,在家庭关系当中,孩子与父母的角色责任和义务是本末倒置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