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慈星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18亿元,同比增长9.16%;归属净利润达到2.84亿元,同比增长148.82%;扣非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12.15%。尽管净利润大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的增速相对放缓,显示出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的依赖。
主营业务表现亮眼,横机业务收入增长15.22%
慈星股份主要从事针织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核心产品为智能针织机械设备。2024年,公司横机业务收入达到19.34亿元,同比增长15.22%,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慈星股份的电脑横机在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还在广东东莞、浙江桐乡、山东海阳、河北清河等地设立研究院,进一步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
尽管主营业务表现强劲,但公司在非主营业务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达到1.42亿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36亿元,显示出公司在资产处置方面的依赖。这种依赖可能会在未来对公司业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经营模式稳健,但供应链管理存在隐忧
慈星股份的经营模式以需求驱动性生产为主,主要产品为高度机电一体化的精密高速设备。公司通过自主销售与销售顾问协助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拓展了市场份额。然而,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隐忧。尽管公司采购部负责集中采购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但小部分控制系统由公司自行研发和生产,这种分散的供应链管理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和风险。
此外,公司在销售对象方面主要依赖生产毛衫、围巾、帽子等针织产品的企业。尽管公司已拥有一批较为稳定的客户,但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波动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净利润大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
2024年,慈星股份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8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2.15%。尽管净利润大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的增速相对放缓,显示出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的依赖。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达到1.42亿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36亿元,这种依赖可能会在未来对公司业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此外,公司的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5.82%,但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了7.34%和增长了26.18%。这种不一致的增长趋势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以确保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
总体来看,慈星股份在2024年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但在非经常性损益依赖和供应链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隐忧。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经营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