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天堂的新主机NS2发布后,价格与游戏价格上涨引发争议,部分玩家认为其失去了特色。
2.然而,专家表示NS2在性价比和游戏阵容方面仍具有优势,未来游戏玩法创新将依赖于性能提升。
3.与其他平台相比,NS2在性能、屏幕、手柄震动等方面仅有所提升,但创新将主要依赖于性能。
4.由于第一方阵容稳定输出和第三方蜂拥而至,NS2在游戏市场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NS2的发布可谓是充满争议,从软硬件一同上涨的价格,到首发游戏阵容,再到对硬件提升的质疑,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甚至连一些业界知名人士也站出来吐槽,例如前索尼PS工作室的总裁吉田修平,就认为NS2失去了任天堂自己的特色,虽然有不少提升,但说到底也只是NS的强化版,和其他平台没什么两样的。
甚至还有不少玩家认为,当年NGC也是性能出众,结果落得个惨败,如今任天堂再次重视性能,怕是又要落得和WiiU一样的下场了。
许多玩家不满于NS2的首发游戏阵容,因此暂且没有购入的欲望,这很合理啊,游戏机要是买来没游戏玩,性能再怎么强也和电子垃圾无异不是吗?
任天堂这次NS2在宣传上属实是一场灾难,但一味地唱衰也实在没必要。酒香不怕巷子深,任天堂最不缺的就是酒。
任天堂还是那个任天堂吗?NS2真的会重走WiiU老路?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为何任天堂如此自信了。
首先吐槽最多的一个是价格,机器涨价了,游戏也涨了。
随着硬件性能的10倍提升,机器涨价是势在必行的。和x86掌机比起来,性能比NS2好的价格也贵得多的多,价格比NS2便宜的,性能则远不如NS2。
当然,NS2的价格都够买一台PS5和XSX了。小编个人作为一个全平台玩家,平心而论,我会告诉你现在这个时间买PS5或者XSX,确实是玩第三方大作的不错选择。
但这不意味着NS2在二者面前失去了性价比,因为对于既没有NS2也没有PS5/XSX的玩家来说,买游戏机不仅是看现在的阵容,更是对未来的投资,而NS2的未来显然要比生命周期已经过半的PS5/XSX更值得投资。
不信的话,我们不妨看看当年NS和PS4的对决。
NS在2017年发售时,日版定价29980日元。仅仅在NS发售一个月后,索尼宣布PS4 Slim降价到29980日元,并推出了那首非常魔性的《PS4的新价格》的歌曲,一副势要把NS掐死在摇篮里的攻势。
后来入坑的玩家不知道,当年NS首发虽然《旷野之息》护航,但其他游戏的阵容是真的惨烈,开头几个月基本都是任天堂自己撑场面,因为第三方的信任早已经在WiiU时代败光了。
作为对比,PS4当年的阵容盛况可不是如今PS5能比的,各种大作齐聚PS4。
但结果呢,NS还是靠着后面持续的输出,不仅挡住了索尼一波又一波攻势,最终还反超PS4的销量。
如今NS2虽然涨价了,它确实不便宜,但和其他平台比起来,综合性价比和战未来的考量,它依然会成为最好的选择。而且首发原价也只是现在,在不缺货的情况下,它很快就会卖得比官方定价更便宜——作为参考,NS OLED当时发售没几天就破发了。
至于游戏价格,目前存在许多半对半错的信息。例如「游戏全部80美元」,实际上大多数游戏仍然是60美元甚至50美元,目前只有《马车世界》的实体版是80美元,数字版是75美元。
但作为任天堂的第一方护航大作,我相信这款游戏的品质会对得起它的价格。本文写于4月16日,次日就是《马车世界》的直面会,我相信这场直面会能够很大程度上打消玩家们对80美元高定价的质疑。
除了价格外,NS2另一个被质疑的地方就是缺乏「创新」。
NS2包括性能、屏幕、手柄震动等各方面都仅仅是提升,即使是新增的鼠标功能也远远算不上什么创新。
但小编认为,NS2最大的创新就在于性能——或者说,NS2的创新将会依赖于性能。
许多人会想当然地把「性能」和「画质」画等号,这不能怪玩家,因为索尼微软包括PC平台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宣传的,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同样的,也形成了「任天堂追求玩法,所以不需要性能」的偏见。但事实上,一切的游戏玩法创新,仍然要基于性能的发展。
开放世界的渲染需要性能,物理交互演算需要性能,大量角色AI同样需要性能。
任天堂这次也在访谈中明确表示了,NS2的性能大幅提升,就是其追求游戏玩法创新的结果。对于任天堂自家的游戏来说,提升画质只是顺带的事,能够用强大算力实现全新玩法依然是当前的首要目标。
7月发售的《咚奇刚 蕉力全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之前不少玩家问,这游戏看着很卡通啊,怎么就NS2独占了,NS1难道带不动吗?
这是因为游戏中存在大量地形破坏,而这种破坏效果本身就是非常吃性能的。别看它的卡通画风,但这些交互效果真的是NS做不到的。
未来这种游戏还会越来越多,相比起NS的红外摄像头等没什么游戏适配的硬件功能,这次大幅提升的性能为玩法上带来的可能性将会多得多。NS就已经实现了《旷野之息》《王国之泪》这样的交互和自由度,很难想象NS2专属的《塞尔达》能利用这样的性能提升做出怎样的玩法创新。
最后,真正能保证NS2绝不失败的,是它的阵容。
当年WiiU失败最大的原因,并不是什么名字起的不好啦之类的,而是在于缺乏游戏支持。
第一方,当时任天堂要同时顾及3DS和WiiU,对于只持有单个平台的玩家来说,势必存在更大的空档期;并且任天堂在WiiU上发生了高清游戏开发困难的问题,开发进度缓慢、产量低下,导致WiiU一共也没多少第一方大作。
第三方,WiiU的性能孱弱就已经给了第三方一道门槛,再加上WiiU的开发环境很不友好,眼看着它销量惨淡,自然就没有多少第三方愿意支持了。
如今的NS2可谓是早已摆脱这些问题。
第一方阵容,依然保持每月一个的节奏,且保质保量。虽然目前的第一方可能不合你的胃口,但这每一个独占游戏,都是NS2走向更高处的基石。
第三方就更是争先恐后了,大家都看到了NS的潜力,NS2对于第三方来说,是一块绝对不能错过的大肥肉。现在第一批3A冷饭仅仅是一个风向标,它们就像是对业界所有厂商放出了一个信号,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3A大作首发同步NS2。
有了第一方的稳定输出,第三方的蜂拥而至,NS2想要失败简直太难了!
就像GBA之于GB、3DS之于NDS,NS2作为一台全面升级的强化机,或许无法超越NS的高度。
但在游戏阵容方面,NS2的数量可能无法和Steam比拟,但论综合质量,NS2大概率会拥有人类史上最强大的游戏库——包括任天堂过去40年的无数经典、NS的上百款第一方独占,NS2未来的第一方独占巨制,以及各种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第三方大作。
游戏机是用来玩的,没有游戏一切白搭,有了游戏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