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少白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看看冰城心理学家如何“开方”

为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惑、就业创业、人际关系、情感婚恋、工作压力等问题,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联合生活报开通“12355你的心事我来听”专栏,为龙江青少年服务。近日,12355心理专家接待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咨询,他们虽然各有各的困扰,但是心理专家却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白发,而家长却不以为意,殊不知,这可能就是身体给的信号,提醒你该注意情绪了。

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走进咨询室

今年上小学3年级的小明(化名),最近总是闷闷不乐。在学校里,每次课间活动,同学们都成群结队地玩耍,可小明却总是孤零零地站在一旁。他想加入大家的游戏,却总是因为一些小摩擦和同学闹矛盾,渐渐地,大家都不太愿意和他一起玩了。“虽然我们也找老师和家长调解过,但是他就是融不进去,于是我们就想到了找心理专家帮助孩子调整一下。”小明的母亲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正值青春期的晓妍(化名)最近也被妈妈带来咨询,原来,听话懂事的晓妍最近和妈妈的关系简直糟糕透顶。每天回到家,两人说不上几句话就开始争吵。妈妈让她写作业,她觉得妈妈在唠叨;妈妈关心她吃没吃饭,她却觉得妈妈多管闲事。晓妍心里也不好受,她觉得妈妈根本不理解自己。为了让女儿顺利度过青春期,晓妍的母亲也带着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在重点高中就读的宇轩(化名),则是自己主动来寻求帮助的。宇轩曾经是个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孩子。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压力如一座大山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次考试成绩公布时,看着那并不理想的分数,宇轩的心里满是挫败感。渐渐地,他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宇轩觉得自己很失败,未来一片迷茫。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寻求了12355心理专家的帮助。

身体的变化大多是由情绪引起

在咨询过程中,小明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心里特别难受,我越想和他们好好玩,越不会表达自己。”而晓妍也表示,长期处于这种压抑又烦躁的家庭氛围中,她的情绪变得极不稳定。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所以才同意和母亲一起来接受咨询。“而宇轩从进来,我们就发现他的脸上满是疲惫,情绪也不高,说到上学和成绩,他都很痛苦。”王宇老师表示,一开始三个孩子,他们是从三个方向情绪状态、学习动力、身体疲惫焦虑进行咨询诊断的,但是在咨询过程中,她却发现了三个孩子一个共同点——白头发。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白头发,那可能就有一些我们忽略的问题。”12355心理专家王宇告诉记者,“小明的母亲说她家里就有这个基因,孩子应该是少白头,没关系。晓妍的母亲也说孩子白几根头发没关系,可能和青春期发育有关,而宇轩则认为自己是累的。”

心理专家:缺少微量元素会导致心理问题

“其实他们的白头发已经告诉我,他们的情绪不好,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问题。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对情绪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过早的长白头发是身体里缺少维生素,维生素B族是与控制情绪的关键。维生素B12,它的作用是维持神经系统和血细胞健康,参与DNA合成,间接影响毛囊黑色素生成。维生素B6、B9,它参与细胞分裂和DNA合成,间接影响毛囊功能。而锌,则能够促进毛囊细胞再生,缺乏可能引发脱发或白发。如果缺少铁,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会减少毛囊供氧,影响黑色素生成。那我们参照情绪问题是因为身体里微量元素缺少,就知道为什么有白头发的孩子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了。”王宇说道。

同时,王宇给出了与情绪相关的微量元素:

B1:支持神经系统功能,缺乏可能导致疲劳、易怒。

B6:参与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缺乏与抑郁、焦虑相关。

B9:帮助调节神经递质,低叶酸水平可能加重抑郁症状。

B12:缺乏可能导致疲劳、记忆力下降,严重时引发神经损伤和情绪障碍。

锌: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缺乏与抑郁相关。

缺乏以上微量元素就会表现情绪低落、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严重会导致心理问题。同时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微量元素摄入,比如暴饮暴食,情绪性进食(如压力下嗜糖)可能引发营养失衡,高糖高脂饮食抑制某些矿物质如钙、镁的吸收。肠脑轴失衡,心理问题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会影响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K)及矿物质代谢。 两者是双向关系,如形成恶性循环,需综合干预。

“除了给孩子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外,还可以采用食补方式。保持微量元素的平衡对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是保证微量元素摄入的关键,补维生素B,多吃鱼类、蛋类、绿叶菜、坚果。 补矿物质,多吃贝壳类(锌)、动物肝脏(铁、铜)、黑芝麻(铜)。”王宇建议道。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刘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