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
召开《黄许镇志》终审会
隆昌市镇(街道)、村(社区)志
编纂工作指导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会上,隆昌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兰祥梅对隆昌市镇村志编纂推进情况进行了通报。隆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镇村志编纂工作指导联席会副召集人李文荣对镇村志工作进行强调:一是要提高认识,务必认识到镇村志工作是一项随着时间愈加彰显重要性的工作,党委和政府要加以支持,做好人力和经费上的保障。二是要加快进度,统筹好整体推进时间,还没启动的要尽快启动,留足资料收集时间,确保跟上编纂进度。三是要加强协同,做好内部、镇村,上下协同,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要加强目录制定、资料收集、政治把关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各镇(街道)要做好编纂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质量把关,确保编纂质量。
精心指导促成效 全程参与助成志
——井研县多措并举推进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
编纂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是传承地方文化、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井研县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进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
一、强化统筹布局,厚植保障根基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组建相应工作机构,由“一把手”牵头,明确专人负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专人修志”的工作模式,为编纂工作筑牢组织基础。
二是制定系统规划。2021年5月,全县启动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确定13个镇、1个街道及1个重点村的编纂任务。截至2024 年底,《三江镇志》完成编纂出版;《纯复镇志》《千佛镇志》进入终审阶段,预计今年5月出版;《研经镇志》《宝五镇志》完成初稿编纂。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将编纂和出版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按计划分年度划拨至镇(街道)。县地方志办对经费使用进行统一指导和全程监管,为编纂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二、围绕关键环节,健全指导体系
一是精修纲目架构。各镇(街道)围绕地域特色拟定志书纲目,依据资料收集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多轮研讨,制定贴合实际的纲目。比如《三江镇志》作为未合并的镇,采用条目体。《纯复镇志》作为合并过的镇,全书分纯复乡、分全乡、纯复镇三部分记述,纯复乡、分全乡采用条目体,纯复镇采用篇章结构,使整体脉络清晰。
二是拓宽资料渠道。针对资料收集难题,各镇(街道)编纂人员主动作为,通过查阅县档案馆档案、采集口述资料、实地考证等方式广泛收集资料。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业务骨干,邀请方志专家集中授课,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专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招募一批志愿者,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文字与地缘优势,组建“老中青”结合的编纂团队;邀请一批方志专家,跟进工作进度,答疑解惑、参与审稿,保障编纂质量。
三、精细督导流程,铸就精品志书
一是锚定时间节点。将编纂工作划分为建立机构、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审查、验收出版五个阶段,制定详细时间表。每年召开编纂工作推进会,通报进度,压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是全程跟踪指导。安排专人负责对各承编单位的纲目设计、资料收集及整理、初稿撰写、志稿审查等工作进行督导,全程跟踪编纂进度,总结提炼先进经验,推动编纂工作有序开展。
(井研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