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聚力打造“三区一城市”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央广网兰州4月16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屈莹)4月15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平凉专场上获悉,近年来,平凉市聚力打造“三区一城市”,深入实施“四强”行动,做足做实“五量”文章,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大关。

平凉是甘肃开放开发的“东大门”,是陕甘宁三省区的通衢要地、能源保供的战略基地、甘味悠长的农业高地、宜居宜游的康养福地。

近年来,平凉市把打造全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三区一城市”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紧扣资源转化、放大优势,系统推进筑基强链、立柱拓网的基础性工作,各项事业发展焕发了新活力。

图片

甘肃省“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平凉专场(央广网发 屈莹 摄)

平凉是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黄陇基地主体区域,赋存极具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10多种。在打造甘肃省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上,平凉市相继实施了邵寨煤矿、灵台电厂等一批绿色矿井、调峰电源、新能源项目,积极加快石油、非常规天然气、白云岩矿、铀矿资源勘探开发进程,加速贯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平凉是全国优质肉牛优势生产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在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上,平凉市积极推进农业品牌战略,51个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目录,静宁苹果年产量260万吨,优质苹果面积稳定在151万亩,品牌价值181亿元,成为北京奥运会特供果,搭乘“雪龙”号远赴南极。平凉红牛年饲养量106万头,品牌价值223亿元。牛果产业对一产贡献率占到65%以上。

在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上,平凉市立足钟灵秀美的自然景观、优质绿色的康养禀赋、交错相融的关陇风情,全力运营开发大景区、推介搭接旅游线路,引育打造农旅融合、交旅融合、中医康养、气候康养等新业态,一批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农旅融合基地、生态康养综合体、度假露营基地建成运营。崆峒区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崆峒区上杨乡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上,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争取实施了陇中生态保护和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44.7%。泾川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此外,平凉市把破解交通瓶颈作为提升区位功能的战略支点,相继建成了平天、彭大、静庄、灵华等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平凉机场立项批复,平庆铁路、宝中铁路二线、长王铁路、定平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升级。

“今年,平凉市将深入推进11个区块煤炭资源综合勘查和2宗煤炭资源出让,聚力抓好安家庄、唐家河等重点项目,加快‘镁—煤—硅’一体化开发、循环利用,全力构建以煤为基、煤电联营、煤镁共舞的工业新格局。”平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雄韬表示,同时持续打好牛果特色产业“夯基壮骨、转型领跑”冲锋战,推进崆峒山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美丽平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