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主诉:停经 36+3 周,见红 1+ 小时
现病史:末次月经 2024 年 6 月 26 日,预产期 2025 年 4 月 2 日。孕期定期产检 9 次,2024-11-28 日中孕期彩超检查结果:胎儿脐动脉两条。胎动正常,2025-1-24 日晚孕期彩超未提示单脐动脉。2025-2-23 日(34+4 周)彩超首次提示单脐动脉,未引起重视。2025-3-8(36+3 周)日彩超提示单脐动脉,门诊行胎心监护可见一次变异减速。今日 1:30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3 点出现不规则下腹痛,无阴道流液,门诊以「先兆早产,胎心监护异常;孕 1 产 0 孕 36+3 周单活胎头位,单脐动脉」收住院。
图 1:中孕门诊彩超提示双脐动脉图
图 2:孕中期门诊彩超报告提示双脐动脉
图 3:门诊 34 周余首次彩超提示单脐动脉图
入院后胎监:反应型。入院后告知孕妇病情,孕中期超声提示双脐动脉,孕晚期超声提示单脐动脉,目前考虑胎儿脐动脉闭锁,脐动脉血栓形成等可能,继续待产容易发生胎儿窘迫,不可预测的胎死宫内,考虑目前孕周 36+3 周,新生儿出生后有存活能力,为避孕近足月的胎死宫内,建议手术终止妊娠。孕妇同意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中新生儿阿氏评分 8-10-10,体重 2650 克。术中切开脐管可见脐血管三根(两根动脉,一根静脉)脐根部可见明显淤血。
图 4:术中见胎儿脐根部明显淤血
术后病理结果:光镜下见:脐血管 2 动脉 1 静脉,其中一条动脉可见血栓,管壁平滑肌退变,坏死,静脉管壁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孕 36+3 周,成熟胎盘,绒毛血管增生,并见低级别胎儿血管灌注不良,母体炎症反应:1 期 1 级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炎症反应:1 期 1 级急性脐带炎,胎膜层状梗死,一侧脐动脉血栓形成伴管壁退变、坏死。(病理结果证实本例是继发性单脐动脉,因其中一侧脐动脉血栓形成伴管壁坏死)
图 5:术后病理结果
本例属于继发性单脐动脉,继发性单脐动脉是一种「罕见」的脐带异常,常发生于孕晚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本例因处理及时,预后良好。
拓展学习
继发性单脐动脉是指本来正常的一条脐动脉发生继发性梗阻或萎缩,被认为是发生脐血管栓塞所致,其结构尚存但功能已消失,多发生于近足月妊娠且多不合并其他胎儿结构畸形。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新生儿出生后也可能发生脑瘫、代谢性酸中毒和血小板减少。
继发性单脐动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多数学者认为脐血管血栓的形成引起。继发性单脐动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是由于脐带异常的解剖结构或机械性损伤所引起。脐带缠绕、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受压、脐带过度螺旋或脐带帆状附着引起脐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脐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当各种因素引起脐带受压导致脐动脉血流受阻或发生母体及宫内感染,脐动脉缺乏滋养血管,出现缺血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管壁坏死,血管壁断裂,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致脐动脉闭锁。
需与原发性单脐动脉鉴别。原发性单脐动脉是指一条脐动脉原发性缺如,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常发生于早中孕期,伴或不伴胎儿染色体或其他结构上的异常,结构畸形尤以心脏畸形和泌尿系统畸形多见,染色体异常则以 18 三体综合征和 21 三体综合征多见。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普及和可及性提高,以及超声医生技术水平的提升,继发性单脐动脉的早期发现已成为可能。这使得部分原本原因不明的近足月胎死宫内事件得以避免,从而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总结
孕早中期发现单脐动脉,考虑脐带血管发育异常,合并胎儿染色体、基因异常可能。但如果孕晚期发现单脐动脉,作为产科医生,需返回阅读既往彩超,如既往彩超脐动脉 2 根,现发现单脐动脉,诊断继发性单脐动脉,查找原因,考虑脐动脉血管闭锁,脐血管血栓形成等可能,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胎死宫内。根据孕周决定分娩时机,嘱孕妇自数胎动,必要时远程胎监,加强监护,避免胎死宫内发生。彩超科医生在孕晚期首次发现单脐动脉,需向孕妇询问既往彩超结果或查看既往彩超结果是不是单脐动脉,进一步确认是原发还是继发,尽早干预,加强监测,降低「可预防的胎儿宫内死亡」风险。
作者及文图:玲
策划:so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