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只是开胃菜?禁令后还有王炸:美企军工采购权限或被永久拉黑

2025年4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可能会永久性阻止美国军工企业获得稀土供应”。

稀土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材料,近年来在国际博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以反制美国对华的高额关税政策。这一事件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媒体更是预测“中国或将永久阻止美国军工企业购买稀土的计划”。

稀土资源为何成为博弈焦点?

图片
稀土元素是制造高科技产品和军事装备的基础材料,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它们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等领域,更是导弹、战斗机、潜艇等核心军工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稀土中的镝、钕等元素,其独特的磁性和导电性使其在军事工业中不可被替代。
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中国的稀土储量极其庞大,而中国精炼稀土的生产量则占全球的90%以上。中国通过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长期主导全球稀土供应市场。相比之下,美国虽然拥有稀土矿产资源,但其在加工技术和产业链建设方面远远落后,导致其对中国的稀土供应存在高度依赖。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与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管控。2023年,中国对镓、锗相关物项等实施出口管制,严格审查稀土进出口、确保其用于合法用途。这一政策要求企业在出口稀土前必须获得政府许可,旨在保护中国战略资源并增强中国对外博弈的筹码。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对美国大量企业造成了直接影响。美国企业的稀土库存储备远低于日本企业,一些日本企业储备了其超过一年使用量的稀土,而美国企业只有很少库存甚至根本没有库存。稀土供应链的脆弱性使美国在面对中国的出口限制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纽约时报还称,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酝酿一个新的稀土监管体系,可能永久阻止向包括美国军工企业在内的特定公司出口稀土”。该报道称,这一政策如果成为现实,将对美国军事工业体系产生重大冲击。稀土供应链的断裂可能导致美国战斗机、导弹系统等关键装备的生产受阻,直接影响其军事实力和国家安全。
美国的应对与挑战
面对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美国政府和企业正在试图寻找替代方案。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加州沙漠中的帕斯山矿,正在尝试加速恢复生产,但其加工技术和产能仍无法与中国竞争。与此同时,美国试图通过与乌克兰等国家签署稀土合作协议,以及尝试获取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图片
然而,美国的这些替代方案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开发新的稀土资源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满足其需求。其次,稀土加工技术复杂且成本高昂,美国缺乏成熟的加工产业链。近年来,美国的稀土加工能力几乎为0,远远无法替代中国稀土的供应。

此外,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需求量巨大,而其储备不足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即使找到新的稀土供应来源,如何确保其稀土供应链长期的稳定性仍是一个重大难题。

图片
稀土博弈的地缘政治与全球影响
稀土之争不仅是中美贸易战的延续,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举措对美国的军事工业体系造成压力。另外,许多国家的高科技产业也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如果中国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全球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产业链可能受到严重冲击。
面对稀土供应的不确定性,国际社会也在加紧行动。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开始加强其自身的稀土储备和开采,试图减少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然而,这些国家的稀土资源开发同样面临技术上的挑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现有的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
结语

图片
稀土资源的争夺体现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经济、技术与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是保护自身战略资源和增强对美博弈筹码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稀土管控,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对于美国而言,解决稀土供应链问题是其军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当务之急。然而,其这一瓶颈显然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稀土博弈将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也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稀土之争不仅是一场资源之争,更是一场战略之争。它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