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左后旗散都苏木:育稻育苗育希望 良田良技粮满仓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气温回暖,正是水稻育苗的关键时节,走进通辽市科左后旗散都苏木巴彦乌楞嘎查村民王守峰家,育苗大棚内铺设着两行钢管,自动育苗机在钢管上来回“行走”转动,一来一回间完成撒土、播种、覆土三道工序。

“我们从年前就开始备耕,先挑好种子,选好除草剂,土的事儿也不能马虎,先把土打碎,用筛子细细筛一遍,再把草炭土和育秧土掺和在一起拌匀实,平整棚内土地,摆好秧盘、架上机器,就是一个完整的准备过程了,现在棚内温度适宜、环境湿润、通风良好,为后续水稻培植提供了温室保障。”王守峰介绍道。

图片

走出村庄,走到田间地头,金氏家园稻田蟹家庭农场里一片繁忙景象。平整土地、摆放盘子、播种育苗、覆盖地膜......老金夫妻俩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先育苗,一个月后移栽到水田里,等水稻苗长起来再投放蟹苗,去年一年我增收了3万元,今年还要继续努力干。”金子学充满信心地说。如今的他,通过自身努力尝到了综合种养绿色农业带来的“甜头”,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春和景明,散都苏木马莲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抢抓时令节气,有条不紊地开展育苗工作。“今年,我们经过慎重考量,选定了小粒香、旭梗6号和五优稻4号作为稻种。备耕阶段,综合分析了本地黑土地的土壤肥力、酸碱度和保水保肥能力等情况,对比了市面上多个品种,最终敲定了这几个。这些品种品质好、口感佳、产量高,发芽率与成苗率都很高,秧苗壮,特别适配咱们这片黑土地,为水稻高产打基础。”农业技术员崔凤阁介绍。

近几年,马莲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播种面积维持在几千亩,工厂化育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育苗大棚里装有自动控温和喷灌系统,可以保证稻苗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育出的稻苗秧苗壮实,抗逆性强,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更利于机械化插秧。

“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农技人员对水稻种植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在育苗环节,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同时高度重视防虫害等问题,为提高水稻产量筑牢技术根基。考虑到今年春季可能出现的低温寒潮天气,我们已采取多种措施,全力确保育苗棚内温度稳定适宜,为秧苗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散都苏木党委书记李洪喜说,“我们将持续做好春播工作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通过走访解难题、以专业的技术为良田春播提供坚实保障,切实为农户排忧解难,为粮食满仓保驾护航。”(王琳琳)

来源:科左后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