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见效,美国出现恐慌,特朗普出奇招:到深海挖稀土

 央视网报道,我国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相关行业的恐慌。

央视网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说,特朗普政府正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囤积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金属,加大开采海底金属结核,并储存在美国境内,以应对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的情况。

图片

这条消息说明,中国精准的反制措施,尤其是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打到了美国的七寸,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相关行业的紧张和恐慌。

美国是世界上稀土需求量巨大、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估算的数据,美国每年消费约‌8,000至15,000吨‌稀土氧化物当量。其中对钕、镨、镝、铽等永磁相关元素的需求增长最快。

这些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军事装备、石油精炼催化剂等领域。美国的关键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清洁能源转型方面,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推动了对永磁材料钕、铁、硼磁体等需求激增。

二是‌国防需求方面,美国是世界第一军火大国,国防工业严重依赖稀土永磁体制造先进武器系统,比如制造一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的稀土材料。

三是‌高科技制造方面,半导体、光纤、显示屏等技术高度依赖稀土元素。统计显示,美军现役及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中,87%的供应链需要经过稀土加工环节。

图片

而美国的稀土储量和开采技术,与他们的巨大需求严重不匹配。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的数据,美国稀土储量以稀土氧化物当量计大约为 ‌220万吨‌,仅占全球总储量1.3亿吨的 ‌1.7%‌,在全球排名第 ‌6 位‌,远低于中国、越南、巴西、俄罗斯、印度。尽管美国未开发的稀土资源量可能远超已探明储量,但阿拉斯加、怀俄明州的稀土矿床仍处于勘探阶段,远水解不了近渴。

美国在稀土开发上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加工能力薄弱‌,美国缺乏稀土矿石分离、提纯和磁体制造能力,目前投入开发的芒廷帕斯矿的矿石,必须运至中国加工提炼。二是‌环境与成本问题‌,稀土开采涉及对钍、铀等放射性废料的处理,美国严格的环保法规,导致国内加工厂建设缓慢。三是‌重稀土短缺‌,美国已有的稀土储量以轻稀土镧、铈为主,而国防和高科技所需的重稀土镝、铽储量极少,严重依赖进口。

这就导致美国在稀土使用上‌进口依赖度畸高,目前美国使用的稀土90%依赖进口,其中大80%来自中国‌,其余来自澳大利亚、缅甸、爱沙尼亚等国。

美国前两届政府不间断无底线地打压中国,我国不得不持续推出各种反制措施,在稀土出口上政策越勒越紧。特别是特朗普二进宫后,悍然对全球发起关税大战,而中国又毫无意外地成了他的首要目标,逼迫中国在稀土等关键领域对美国继续发起精准打击。

在这种特朗普自己玩砸了的背景下,美国不得不一边开拓新的稀土来源地,寻求替代进口国家,一边想办法发展稀土开采加工业,寻找新的稀土开发地。

但特朗普向来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对深海稀土资源的开发,恐怕也多半是做梦娶二奶,想得美却难做到。

图片

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是涉及国际法律问题。由于霸权思维作祟,美国至今还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且一直缺席海底采矿的国际谈判。现在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临时抱佛脚,要向深海开发海底稀土资源,显然是非法行为。

二是开采技术问题。即便美国无视国际法并强行非法开发深海资源,但在技术上也很难做到。这既包括美国目前尚不具备成熟完善的稀土开采技术和工艺,也包括深海海底资源开发的极大难度。可以说,人类对海底矿藏资源的勘探开发,到目前为止,只是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上相对成熟,其它领域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技术。何况,特朗普异想天开地要到5500米以上的深海去戏水,要知道龙宫可不是白宫,龙王可不会像万斯和鲁比奥那么唯命是从。

图片

三是加工提炼问题。即使美国侥幸从深海挖出稀土,加工提炼问题也不是他一道命令就能解决的。目前全球稀土产业的顶尖技术都攥在中国手里,不仅掌控整个产业供应链,还掌握着加工环节包括精炼、冶炼及制成可用部件等核心工艺。离开中国,即使特朗普面前的稀土矿石堆成山,他也只能望石兴叹。

因此,对特朗普的这一梦呓般的命令,我们笑笑就好,不必当真。你只需看看他命令中的字眼就会觉得有多么可笑,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特朗普就要“囤积”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金属。我想说的是,囤积且不着急,你还是先把它们弄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