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开幕

  日前,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绿色征程、创新驱动、赋能未来”。

图片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表示,我国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期望通过本届论坛凝聚智慧力量,探讨前沿问题,促进“产学研用”融合,通过加深行业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质能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郭智表示,生物质能作为一条坚韧且灵动的纽带,紧密地串联起能源、农业、环保三大重要领域,是推动能源革命和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减污降碳和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的“绿色引擎”。我们需要通过对生物质全产业链的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以及精准高效的资源配置,促使生物质能在多个维度实现重大突破,确保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红卫表示,全球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生物质能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转化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在农业领域将生物质能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紧密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及其相关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和广阔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在当前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家族的重要成员,亟待提高其战略地位。生物质能是唯一能以固、液、气多种形态,通过发电和非电利用对能源作出贡献的可再生能源。他强调,要着重注意“生物质制造有机化学品”的发展方向,通过生物质衍生化学品替代化石原料制造,推动生物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表示,发展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和微生物技术已成为生物质产业助力农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生物质气化等技术的突破,将为农产物对工业品实现部分绿色替代提供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表示,发展生物质新质生产力首先要转变固有观念,除技术创新外,还应重视应用场景、模式、政策等的创新。农林废物量大面广,具有资源与环境二重效益,应赋予农林废物战略资源属性,以提高其战略地位。

  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编制的《2025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分析了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此外,针对原料收储运体系、燃煤机组掺烧生物质路径、生物甲醇产业发展瓶颈等和行业热点问题,设立了专题研究章节,并提出相关建议。(李慧)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