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中国旅游报讯(记者 牛佳欣)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51个案例入选。

51个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土陶技艺等非遗项目,是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增色添彩的生动实践。比如,浙江安吉、山东阳信、陕西武功等地通过推进非遗工坊建设,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竹扇、地毯、刺绣等特色产业,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贵州赤水、四川北川、河南濮阳等地依托竹子、草木、麦秆等天然材质建设非遗工坊,推动当地绿色发展的同时,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建设在云南、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非遗工坊,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参加技能培训、共同生产劳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于2023年2月公布了第一批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支持各地依托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建设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风文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