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
安徽支持购买保障性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
4月14日,安徽省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上调无房租住商品住房提取限额标准,单身职工由每月1200元上调至1500元,每年度不超过18000元;已婚职工家庭由每月2400元上调至3000元,每年度不超过36000元。贷款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缴存人购买自住住房均可按规定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政策支持购买保障性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购买保障性住房,可按规定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房屋总价的15%。
安徽合肥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安徽省合肥市住房公积金微信号4月14日发布消息,明确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通知。支持购买保障性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购买保障性住房,可按规定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房屋总价的15%。调整月还款额与家庭月收入比上限。还款能力系数由0.5调整为0.6,在保证借款人家庭基本生活费用的前提下,月还款额与家庭月收入比上限由50%调整为60%。调整借款人最高可贷年限计算方法。借款人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贷款年限可按夫妻双方贷款期限较长的一方确定。提高购买保障性住房最高可贷额度。缴存人购买保障性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可贷额度计算上浮20%,上浮后贷款额度不得超过该市规定的相应档次最高贷款额度上限。
湖北省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枣阳办事处多举措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增效
4月14日,从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枣阳办事处今年通过政策宣传、服务优化、精准扩面三项举措,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截至3月底,当地新增缴存单位24家,归集金额达1.31亿元,同比增长7.69%,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新增775人。
办事处构建“线上+线下”双通道模式。通讯员供图
在制度扩面方面,办事处联合市场监管、经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筛查应建缴企业并建立动态台账。通过“政策上门”“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向企业宣讲缴存义务及职工权益,提升企业建缴积极性。针对新市民和灵活就业人员,推出“灵活缴存、自愿提取”政策,允许自主选择缴存比例并优化提取机制,降低缴存门槛。
服务优化方面,办事处构建“线上+线下”双通道模式。线上全面推广“鄂汇办”APP及单位网厅,支持缴存基数调整、账户转移等高频业务“指尖办”,线上业务办理率已提升至70%。线下设立“移动服务窗口”,深入企业、社区、乡镇提供“上门办”“帮代办”服务,现场解答政策疑问。
为提升政策知晓率,办事处采取“多渠道、广覆盖”宣传策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政策解读,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向重点群体发送政策短信,并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等五进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宣讲会50场,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有效增强职工缴存意识。
02
不缴住房公积金,违法
最高罚款5万元
长沙住房公积金官方微信发布《以案说法: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被罚5万元》一文。
文中明确:
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某集团有限公司涉嫌未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经调查取证,该公司自2017年注册成立,未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超过89个月。该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未申请听证,也未及时改正违法行为。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及《长沙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定》第五条第(四)项规定,决定对该公司处以罚款人民币伍万元整。
补充:
从全国范围来看关于缴存住房公积金是否违法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国家层面的条例也说得很清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均应缴纳住房公积金,自员工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缴存登记,这是强制规定。
现实中确实存在有些单位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但职工一旦投诉,单位就面临补缴和被处罚的风险。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其实,不管是国家规定还是地方规定都是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住房公积金,一旦被投诉将会面临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03
公积金强制缴纳
不论国企还是私企,公积金都是强制缴纳的,单位不缴纳公积金属于违法行为。
国务院发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前,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相关规定,明确单位不缴住房公积金要承担法律责任。
浙江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曾公布不少责令限期纠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违法单位进行补缴,并且补缴不受时效限制。
法律未规定单位和职工双方可以协商免除缴存住房公积金。因此,即使劳动合同声明不缴纳公积金,该条款也是无效的。
04
住房公积金每个月应该交多少钱?
住房公积金每月的缴存金额主要根据员工缴存基数、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定,主要计算公式为:
员工月缴存额=公积金缴存基数x公积金缴存比例x2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如何确定?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
第十六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十七条 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新调入的职工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从条例看,要计算缴纳金额,就必须知道缴纳基数,在实际情况中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新参加工作职工月缴存基数为第二个月工资;
新调入职工月缴存基数为调入当月工资;
非当年新入职,缴纳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其中,“上一年度”按照自然年计算。如2023年核定基数时,应计算2022年期间的月平均工资。
其中,公积金缴存基数跟社保一样,也有上限和下限,各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每年度会发布公积金缴纳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上限一般设定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二、公积金缴存比例如何确定?
单位及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各为5%,上限各为12%,具体缴存比例由单位和个人自行选择。同一单位原则上只能选定一个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应当等于或高于单位缴存比例。缴存比例取1%的整数倍。
三、住房公积金基数与社保基数一致吗?
一般情况下,二者基数都是根据上一年度平均收入计算,应该一致,但是基数的上限和下限存在一定差异。
05
可以不给农村户籍职工
缴纳住房公积金吗?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所争议,我们先来看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
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条例。
其中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其适用的对象是城镇居民,而不包括农村户口人员。
根据《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
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单位和职工可缴存住房公积金。
通过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法律法规对农业户口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没有做出强制规定。
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不给农村户籍的职工缴纳公积金呢?
其实,根据各地法院审判案例来看,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只要具有劳动关系,属于在职职工,上诉人均负有为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法定义务。
北京高院: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对于企业而言,上述规定中的“在职职工”应以该职工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作为判断标准,而不能以职工户籍性质作为认定依据。
同时,《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建金管〔2006〕52号)等文件也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范围。
上诉人主张S某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但S某与上诉人合法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属于应当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在职职工。
S某是否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并不影响其与上诉人之间劳动关系的成立,不影响其作为上诉人在职职工身份的认定。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只要具有劳动关系,属于在职职工,上诉人均负有为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法定义务。
——(2020)京行申1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