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给77个非洲人吃两周西式快餐,这是他们身体发生的变化

图片


(图源:网络
撰文 | 苏澄宇
审校 | Skin

摩根·斯普尔洛克在2024年5月离世,终年53岁,死于癌症并发症。

这个名字或许大家不熟,但20年前,他曾凭借一部纪录片,引发全球对快餐健康的激烈讨论。

图片

图源:AP

2004年,斯普尔洛克自编自导的纪录片《超大份》 (Super Size Me)上映。

为了揭示快餐饮食的危害,他亲自“献身”——连续30天三餐只吃麦当劳,只要被问是否加大份量,他就必须回答“是”。

图片

在拍摄纪录片《超大份》期间,摩根·斯普洛克品尝了麦当劳菜单上的所有食品。图源:网络

在这场实验中,他每天摄入约5000卡路里,迅速体重飙升近25磅,体脂、胆固醇和患心脏病的风险统统上升。他的身体在镜头前慢慢崩溃,有一幕,他吃完汉堡后直接在车窗外呕吐,那一瞬间成为这部纪录片的象征画面。

图片

图源:剧照

尽管麦当劳最初贬低这部纪录片为“恶心电影”,但几乎在电影上映的同时,它悄然推出“GoActive!”健康套餐,并在同月宣布取消“超大份”选项。

图片

超大份的 图源:wikipedia

当然,影片也有争议,比如饮食记录不完整、拍摄前为素食者等质疑,但它的社会效应无法否认。人们因为这部电影开始质疑餐盘上的每一口,开始在西式快餐和健康之间做出更多思考。

图片

在拍摄过程中,斯普洛克进行了多项医学检查,以追踪和监测他逐渐恶化的健康状况。图源:Samuel Goldwyn Films/Courtesy Everett Collection

最近,来自多个国际机构的研究人员用科学的方法,在非洲做了一个实验:让一群非洲人吃西式快餐,看对他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在坦桑尼亚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地区,77名年轻健康的坦桑尼亚男性志愿者被邀请参加了这项研究,他们当中有些人住在城市,有些则居住在农村。

图片

展示了实验里的食物清单,像是“盘子里的健康PK赛”。两组饮食和姆巴格的对比一目了然。图源:文献

研究团队将志愿者们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习惯于传统非洲饮食的农村志愿者,他们需要连续两周改吃高热量、高加工的西式快餐;第二组则相反,他们是长期吃西式快餐的城市居民,在两周内改吃以植物为主的传统非洲饮食;第三组城市居民则维持西式快餐,但在一周内每天饮用当地特色的发酵香蕉饮料姆把格。

图片

姆把格 图源:Tanzania-Experience

姆把格是一种酒精饮料,介于啤酒和葡萄酒之间,因其主要原料为香蕉和指状小米(finger millet)而被称为“香蕉啤酒”。不过酒精含量不高,初期约为 0.5%-2.7%,继续发酵后可能更高(最高可达 8%),具体取决于时间和工艺。

因为加入了小米粥,所以姆把格比一般啤酒更浓稠,类似稀粥。口感上,Mbege 初尝甜美,后有轻微酸味和奎宁的微苦回味。整体口感介于葡萄酒和啤酒之间,略带浑浊,呈红色或黄棕色。

图片

姆巴格 图源:thecitizen

为了确保实验的精准,研究人员细心地为每位参与者准备了各自饮食风格的三餐。习惯传统饮食的志愿者首次体验到薯条、香肠和松饼这样的西式早餐。这类西式快餐的特征就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加工程度高以及低膳食纤维。而城市的年轻人则重新回到以小米粥、芋头和发酵牛奶为主的传统早餐。

实验开始后仅两周,研究人员便观察到了显著的变化。转吃西式饮食的志愿者,体重明显增加,体重中位数增加了2.6公斤。体内促炎因子(如IL-6、CXCL5、TNF等)迅速升高,同时免疫系统应对微生物的反应变弱,尤其对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显著下降。

而转吃传统饮食的城市居民则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他们体内促发炎物质明显减少,甚至在实验结束一个月后,这些积极的变化依然存在。

更有趣的是,每天饮用姆把格的志愿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体内与心血管代谢相关的蛋白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炎症标记物却大幅下降,这说明传统的发酵饮料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

研究团队还特别进行了全血转录组分析,发现西式饮食不仅引发了免疫细胞的持续活跃状态,还导致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显著上调。相反,传统饮食和发酵饮料却呈现出显著的抗炎基因表达模式。

图片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