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京戏圈的老少爷们这些年都挺尴尬,送票都坐不满场子。可就有个说相声的愣头青,砸钱搞了个麒麟剧社,硬是把京剧票卖出了演唱会架势。
郭德纲这事儿干得,就像往平静的湖面砸了块大石头,炸得整个梨园行当坐不住了。
传统京剧圈讲究个"十年龙套八年功",想上台跑个圆场都得先当十年学徒。
有老戏骨在采访里说过,当年师父教戏,光甩水袖就得练三年。
可如今剧场里看戏的都没几个了,这套规矩就显得有点轴。
好比开饭馆的非要客人背出菜谱才让进门,结果就是门庭冷落。
郭德纲偏不信这个邪,他搞的麒麟剧社专挑年轻苗子,二十出头就能挑大梁。
有回演《未央宫》,台柱子是个95后小伙,身段唱腔半点不输科班出身,剧场坐得满满当当。
票务这事更戳肺管子。传统院团这些年基本靠财政拨款过日子,送票都送不出去,郭德纲倒好,挂他名字的戏票开售三分钟抢光,黄牛能炒到四位数。
有京剧院的财务大姐算过账,他们演十场的票房,顶不上麒麟剧社一场的收入。
这就好比国营饭店的大厨,突然被隔壁大排档抢了生意,能不跳脚吗?可人家大排档生意好,还不是因为菜式新鲜、服务热情。
那些挑刺儿的老艺术家不干了,市场就这么大,你全吃了我们喝西北风啊,立马跳出来照查瓦茨!
说郭德纲唱戏带梆子味,水袖甩得不够圆。
可台下观众哪管这些门道,图的就是个热闹痛快。有次演《斩黄袍》,郭德纲临时加了几句现挂的戏词,台下笑成一片。这事儿要放在正经戏班,准得被骂"糟蹋艺术",可年轻观众就吃这套。
京剧圈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角儿得论资排辈。郭德纲这外来户直接掀了桌子,他捧的角儿能跟老艺术家平起平坐上综艺。
不过话说回来,郭德纲这通折腾确实给京剧续了口仙气。
梨园行的老前辈们也该琢磨琢磨,到底是守着祖传的规矩饿死,还是跟着时代变通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