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法院:铁腕执行显担当 司法为民赢口碑

春风送暖,执行为民,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执行的脚步从未停歇。近日, 招远法院持续开展“春风为民”专项执行行动,老中青三代执行干警勠力同心,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切实执结了一批涉民生案件,硕果累结,当事人纷纷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高效执行解燃眉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的感谢,这面锦旗一定得收下!”申请执行人家属面带微笑,为执行局姜娟法官送来了一面锦旗,锦旗上“秉公执法排困难 高效执行解民忧”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告李某从原告王某处购买石材用于加工,后因被告赊欠货款,催要不给,原告起诉至法院。经过法院调解,双方就货款纠纷达成调解协议,但被告李某却未履行还款义务。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并运用网络查控系统,对李某的银行存款、车辆登记等情况进行全面查询,发现被执行人李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执行法官姜娟并未气馁,反复对案件线索进行梳理。在一次走访当事人的过程中,她了解到申请执行人突发疾病,整个家庭陷入了巨额医疗费的压力之下,顿时她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如千金,因为每耽误一秒,申请执行人的处境就会更加艰难。她第一时间组织执行团队召开紧急会议,重新梳理案件信息,并依法调取了被执行人的银行流水记录,细致梳理每一笔资金流向,终于发现了财产线索。流水记录显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之前,被执行人账户资金往来异常频繁,且交易对象主要集中于其父亲和前妻。这些频繁的资金流转行为表明,被执行人有借助亲属关系转移资产、规避执行的重大嫌疑。
在做足充分准备后,执行法官主动联系了被执行人,向其展示了调查到的银行流水证据,详细指出问题所在。面对铁证,被执行人开始闪烁其词,试图狡辩。执行法官从情理和法理入手,向其阐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终于,在长达数小时的沟通中,被执行人的心理防线逐渐瓦解,承认了自己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行为,并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21万元执行款快速到账,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为申请执行人解了燃眉之急,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誉。
温情执行化解纷
近日,申请执行人家属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解民忧 倾心竭力为民情”的锦旗送到法院执行局,对执行人员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之举表示衷心感谢。
案件源于一场不幸的交通事故,受害人在事故中离世,只留下年迈体衰、卧病在床的父母,以及年幼懵懂的孩子。被告人王某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确有悔罪表现,与被害人家属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先行给付部分赔偿款后,取得了谅解书。本以为尘埃落定的案件,再起波澜,被告人未如约履行剩余六万元的给付义务,受害人家属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要求其限期履行义务,王某以家庭突遭变故、无力偿还案款为由,拒绝履行。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执行法官劝诫被执行人尽最大能力积极履行,告知任何企图逃避执行的行为,必会受到法律严惩;同时抓紧调取被执行人银行账户流水,发现流水总额高达十五万元,足以证明被执行人有清偿能力。
经过深思熟虑,执行法官决定以情促结,带着被执行人前往申请执行人家中。一踏入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床上病弱不堪、眼神满是无助的老人,以及一名年幼、稚嫩的孩子。执行法官站在一旁,声音低沉却有力:“一场事故,让他们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老人需要赡养,孩子需要抚养。你也是为人子、为人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想他们的处境。”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打着被执行人的内心。
在情感的冲击与恳切的劝说下,被执行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眼中泛起了泪花,心中的善意被瞬间激发。很快,赔偿款全额到位。当这笔饱含着希望的执行款交到申请执行人亲属手中时,他们紧紧握着法官的手,泣不成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才有了送锦旗的一幕。
每一面锦旗上的烫金文字,都是群众对司法温度最真挚的回应;每一句“秉公执法”“为民解忧”的赞誉背后,都凝结着执行干警们星夜兼程的汗水与执着。从深入田间地头寻找线索,到挑灯夜战梳理财产脉络;从反复释法明理化解矛盾,到雷霆出击捍卫法律尊严,他们始终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
这些看似平凡的执行故事,汇聚成守护公平正义的磅礴力量,下一步,招远法院将继续以“如我在诉”情怀,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努力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责任编辑: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