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法•五味瓶 | 7500元背后的“成长课”

小谢于2024年8月向其好友小董借款7500元,并签订欠条,小谢承诺会尽快归还。然而,此后小谢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甚至更换手机号码,拒绝与小董联系。小董依靠打工维持生计,这笔“要不回来的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多次沟通无果后,小董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被溺爱“泡软的肩膀”
翻开卷宗,两个“05后”的名字让我心头一紧。这还是两个孩子,标的额虽然不大,但这类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两个年轻人的一生。拨通小谢父亲的电话,那边传来了深深的叹气声:“家里条件不算差,可这孩子……”
深入了解后,我才知道,小谢自小经历了父母离异,父母出于补偿心理,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溺爱就像温水煮青蛙,让叛逆的种子在他心里悄悄发了芽。进入高中,小谢的世界被网络游戏占据,他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每天在游戏上的开销惊人,有时高达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管控零花钱?他转头就跟同学借!”小谢父亲激动地说。
面对父母对零用钱的管控,小谢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开始向同学借钱,30元、50元、100元……看似零散的借款渐渐滚成了雪球。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多次替他偿还债务,殊不知这份溺爱反而让他更加放纵。直到小谢以“没钱交学费”为由,向朋友小董借走了7500元,雪球终于滚成了悬崖边的巨石。
调解室里挺起的脊梁
初见小谢的时候我有点愣神:瘦高的个子,说话轻声细语,和我想象中“张牙舞爪”的叛逆少年截然不同。调解室里,我和他面对面坐着,他眼睛却始终躲闪不与我对视。我故意把法条说得郑重其事:“小谢,咱们抬头说话。”我扣了扣桌子,他肩膀抖了一下,声音像蚊子哼:“钱我会还的……”
“19岁该是顶天立地的年纪了,成年人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看他手指绞得发白,我继续说:“小董和你年纪差不多大,她打工赚钱,不是为了让你躲债的。你爷爷奶奶一把年纪了,还得给你操心,父母也因为你打游戏寒了心,你这一辈子还长呢,难道就这么糊里糊涂过下去?”小谢的头越垂越低,我叹了口气,语气缓了缓说:“小谢啊,你看你,个子这么高,长得也帅气,总不想一辈子被人戳着脊梁骨说是‘老赖’吧!想想你家人和你朋友,他们都看着你,盼着你能好呢!”说完这话,小谢轻轻点了点头,我趁热打铁:“这样,你写个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沉迷游戏,把欠小董的钱一分不少地还上。小谢,你是个聪明孩子,相信你能跨过这个坎儿,以后的路还长呐!”
经过我的一番劝解,沉默许久的小谢终于开了口,声音颤抖着说:“我…我知道错了,我不该玩游戏上瘾,更不该借钱不还,每次她催我还钱,我都不知道咋开口,只能躲着……我愿意承担责任!我写保证书!”
成长课上的双向奔赴
看到小谢的转变,我与他的父母多次进行沟通协商。过去几年,他们尝试过断生活费、收手机甚至打骂,却把儿子越推越远。“孩子要真扛得起事儿,才知道担当不是空话。”在我的劝说下,不想再让儿子游手好闲的小谢父母,决定送他去无人机培训班,边学边干,自己用工资还债。终于,双方达成了还款协议,小谢母亲掏出了2500元垫底:“剩下的就让他自己挣吧,以前总觉得亏欠孩子,现在才明白,溺爱反而是害了孩子。”小谢与小董签订了调解书,小谢每月向小董还1500元,最后一个月还2000元,3个月结清。签订协议时,小谢向小董真诚地道了歉:“真的对不起,下个月15号我一定打款!”
每个问题少年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家庭与社会因素,调解这类矛盾,关键在于理解、沟通与引导,要让青少年明白,责任与担当是成长的必修课,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希望通过我的调解,能让更多迷途的孩子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命中的善意和担当。
讲述人:姜宏宽
牟平法院人民调解员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责任编辑: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