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志愿服务
守护好青少年“心灵之窗”
镇安县政协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志愿服务助力家庭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近年来,镇安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做优做精“同心同行·情暖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依托“书香政协·同心阅读”活动中心、政协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创新开展“阳光心动能·家教促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助力家庭教育提效,护航青少年“心”成长。
资料图:2024年6月7日,镇安县政协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携手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在云盖寺镇第二小学举办“阳光心动能•家教促成长”家庭教育报告会。
主要做法
深入调研解困,培育“心”沃土。一是委员一线调研。把家庭教育确定为县政协调研重点课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校园、村(社区)及县直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调研,形成《实施“百千万工程” 建设家庭教育名县》调研报告,得到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批示。二是政协搭台解困。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成立县政协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建立“书香政协·同心阅读”活动中心,建成心理健康咨询室、理疗室等配套设施,为政协委员、专业人士、爱心公益人士搭建起免费的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平台。三是法律落实强基。充分利用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平台,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重视支持家庭教育、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心理教育破题,注入“心”动力。一是《父母学堂》暖家。按照精准化选题、品牌化引领、项目化运行的思路,深入推进《父母学堂》公益讲座志愿服务,结合家庭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父母关心的焦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每月举办家教知识、心理知识、阳光教育、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建设和谐幸福家庭。二是阳光诵读强心。积极推进“以爱育心·阳光同行”宋馨阳光心理教育,在米粮镇熨斗初级中学、月西小学等中小学校开展阳光诵读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亲子共读添智。将家庭教育纳入“书香政协·同心阅读”重点内容,通过阅读者协会、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等阅读平台,持续开展“国学亲子讲堂”“父母主题沙龙”“亲子阅读”“好书共读”等活动,促使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资料图:镇安县政协《父母学堂》公益讲座。
社会联动聚力,汇集“心”力量。一是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出台《镇安县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行动方案》《镇安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学校、家长的责任,建立年度考核和奖评机制,召开全县家庭教育专题协商会,表扬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初步形成部门主动作为、学校和家庭同频共育、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志愿队伍建设。创新打造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专兼职家庭教育教师,以及市县政协委员、家庭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优秀家长及律师等志愿者,建立起一支专业、高效、富有爱心的服务团队。三是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优势,动员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开展“重教兴学”“兰花敬师”“政协委员进校园·心系教育促发展”“政协委员进校园·励志教育促成长”等活动,举办各类心理辅导活动,奖励优秀学子、重教兴学家庭,资助困难家庭学生,汇集力量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爱代访疏”护航,筑牢“心”防线。一是落实“一对一”结对关爱。持续推进爱心人士结对关爱活动,通过暖冬行动、慈善助学、圆梦微心愿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推行“代理家长”模式。针对留守、孤儿、困难等家庭,邀请有能力的社会群体、志愿者“代理家长”,对学生进行监护援助、学业指导、心理疏导,促进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开展“大家访”帮扶指导。实行“教师+学生”“教师+家庭”帮扶指导,以调研问卷、在线调查、入户摸底等方式,了解学生居家表现、家庭教育环境、心理动向,收集整理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尽力提供优质家庭教育。四是建立心理疏导阵地。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建立学校、医院心理健康疏导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隐患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资料图:镇安县政协家庭教育进校园活动。
几点启示
必须坚持系统推进、久久为功。镇安县政协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加强专题调研,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专题讲座、推进阅读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融合,有效助推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镇安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校园、社区、家庭等青少年生活场景,深入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现状,精准梳理出亲子沟通障碍、家长教育方式偏差、特殊群体教育关怀不足等问题,有的放矢举办主题讲座、开展心理疏导,回应青少年和家长关切,有力提升了家庭教育质量。
必须坚持创新机制、凝聚合力。镇安县创新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县政协引导汇聚政协委员、家庭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等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动员社会各界常态化开展“重教兴学”“政协委员进校园”等活动,凝聚起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强大合力。
必须坚持家校共育、密切配合。镇安县政协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合作桥梁,开展《父母学堂》公益讲座、阳光诵读、亲子共读等活动,加强家校互动合作,增进亲子情感交流。同时,创新推行“代理家长”模式,扎实开展家访帮扶指导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心理状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策略,形成了家校携手、协同育人的良好工作局面。
(来源:各界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