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又出了个默克尔,每年访华一次,特殊时刻,代表欧盟上门

据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再次访问中国,这是桑切斯三年来第三次访问中国,平均每年一次。

这个访华频率不禁让人想起了德国前总理默克尔,16年总理生涯,访问中国12次。

虽然西班牙在欧盟中的影响力没有德国大,但是在当下这个特殊时刻,桑切斯获得了欧盟的“授权”。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保拉·皮尼奥表示,桑切斯此次访华之前,已经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协调,且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全面批准”。

桑切斯访华肯定是不需要欧盟批准什么的,这里的“全面批准”,指的是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全力支持,让他代表布鲁塞尔,“在新的全球地缘战略框架下探索与中国的关系。”

图片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形同欧盟外长

桑切斯此次访华之前,冯德莱恩已经与中方进行了通话,其反复强调中欧关系的重要性,这也是为桑切斯访华进行铺垫。

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次桑切斯来中国,有一层被欧盟派来的意思,形同欧盟外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欧盟外长卡拉斯,对华态度强硬,业务水平不行,还管不住自己的嘴,眼里只有个人利益,只想自己出风头,讨好美国。

所以欧盟没有让卡拉斯来,而是让与中国相处非常融洽的西班牙领导人出面。

这也表明,欧盟非常重视这次访问,不希望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出什么问题,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同时也是在展现欧盟方面的诚意。

图片

西班牙国旗和中国国旗

中西关系突飞猛进

西班牙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提到,今年是中西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这是双方安排此次访问的一大原因。可以看出,西媒也认为,基于中西双边关系的角度,只是桑切斯此次访问的一大原因,而非全部原因,反映出桑切斯确实还带着欧盟的任务。

当然,也不能忽视中西关系的重要性。

中西关系虽属于中欧关系的一部分,但它所展现出来的特殊性与独立性,恰恰反映了中国在欧洲内部朋友圈中的“分层交往”策略。

和德国、法国这类传统“主角”不同,西班牙过去在中欧合作中并不处于话语权核心,但近年来中西关系却呈现出一种突飞猛进的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去年宣布在西班牙投资的金额,接近110亿欧元,是前八年累计金额的两倍。

图片

欧盟旗帜和中国国旗

代表更成熟的欧洲声音

中西关系的温度在当前欧洲普遍对华复杂情绪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西班牙在对华合作方面,一直非常务实,无论是对“一带一路”的参与,还是在中西企业互投方面,桑切斯政府始终展现出对华合作的积极态度。

这种务实姿态与政治理性,让中西关系成了中欧关系的稳定器。

换句话说,桑切斯不仅是代表欧盟而来,他更是代表着一种更现实、更成熟的欧洲声音。这种声音不盲目附和美国,也不沉溺于意识形态的内耗,而是立足本国利益,尝试在地缘博弈中为欧洲争取主动空间。

这也是欧盟想要对中国发出的声音:希望可以遵循中西合作的逻辑,基于互利共赢与战略互信来发展中欧关系。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