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还在发推表示:“又爆仓了,活不下去了”;
下午就转身发支付宝红包:“兄弟们,我翻身了,来领钱!”
这类反差极大的操作,让人分不清他是情绪起伏剧烈的实感表达者,还是已将社交媒体当成了流量实验室,用极端波动维持关注。
在币圈,凉兮的“战斗力”不只体现在交易,在骂人上他也颇具天赋。而且他从不骂无名之辈,从早期微博时期对线交易员小侠,到推特上与U商福禄寿互撕,再到近日对知名博主 Hongkong Doll 发动“精准攻击”,嘴臭程度丝毫不输孙吧老哥。
除了交易和社交媒体上的风波,凉兮的感情生活也必须是一个争议的焦点。
因为被女友骗走大笔钱款,他曾经在直播中情绪失控,直接在直播里宣布要“喝农药自杀”,但却最终未遂。
凉兮也并不避讳在社交媒体上谈及自己的欲望。
他曾在微博写过自己的“释放压力”方式,直言自己“每天至少来两发”,用“生理调节”来宣泄高频交易带来的极端情绪。
到了2025年初,凉兮再度将自己的感情生活推上风口。
他控诉现任女友冷暴力、家暴,甚至“出轨给自己戴绿帽”,并因此“彻底陷入抑郁”。这段控诉只维持了短短几周,随后他便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更极端的动态,他称自己“吃了两天跨性别药物”,让自己失去性欲,“以后刷到男女的画面就恶心”,只为“专心交易”。
对于现在最新版本的凉兮来说,感情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基本情感需求,而是一种会严重干扰交易绩效的“外部干扰因素”,必须手动进行外部介入,才能最终练成葵花宝典。
当时间又来到了2025年,BTC在2月底迎来了连续的下跌。
几日后,凉兮公布了自己的实盘战绩,在这段下跌中凭借他擅长的高频交易多空双吃,再次累积了超过百万美元的利润,凉兮翻身的消息再次传遍全网。
与交易一同高涨的,还有凉兮的热度。
他开始高频发文庆祝“翻身成功”,不仅发布实盘截图,还每天定点在推特上发放1万元支付宝红包,并连续五日打出“精准扶贫”。他发起了“还债计划”,自述将对2021年以来的债务逐一偿还。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从未中断。有人认为他不过是“赌对了方向”,也有人嘲讽:“凉兮这人已经不是交易员了,他是币圈剧本杀头牌营销。”
而凉兮本人并不回避这些质疑。他在推特上反复表示,自己已经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而是为了“赎罪”,为了“拯救世界”。
他说:“别人当网红为了赚钱,为了收割你们,我赚钱为了当网红,我来拯救你们,凉家人已经沉寂了四年,这一轮是我们破茧而出的时候了,我们凝聚起来,一起对抗邪恶的交易所,我要靠合约让交易所老板破产,让交易所求着我别赚他钱!”
凉兮最终能否再一次验证“运气大于实力”,或者哪一天真的永远堕入深渊,没有人知道。他的经历看上去离奇,却在币圈这个高波动的大赌场里显得格外合理,以至于当我再看到凉兮翻身的消息时会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
凉兮的故事,与其说是一名交易员的成长史,倒不如说是一场长期运行的互联网实验。他用一次次争议不断制造高潮,每一次的逆袭都像是直播剧本,每一次的翻车也像是下一轮剧情的埋点。
凉兮究竟是天才交易员,还是流量棋手,又或是互联网“真实病人”?
在他的故事中,赌徒式的高杠杆高频交易与他极端的性格如影随形。
凉兮的矛盾,可能来自于自幼的成长经历和长期以来的精神压力,这也全盘映射到了他的交易风格上,高收益的交易风格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以至于背上极端的债务。
关于“凉兮到底是不是天才”这个问题,也许从来不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他或许不是那个最强的交易员,但的确是一个极其擅长玩弄流量的“天才演员”。无论是晒盈利截图、公开家庭恩怨,还是与各种人互撕,他总能让流量在他身上急剧聚焦,把自己送上话题的中心位置。
他到底是真正的赢家,还是注定成为流量的牺牲品?
设计/视觉:L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