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4月14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指导,酒仙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第19期红色直播间“街坊守望话峥嵘 旧城涅槃筑新桥”,通过百姓宣讲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酒仙桥老街坊们的故事。
直播间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节目邀请四位历经旧改一批次、已搬入新居的老街坊做客直播间,通过畅谈酒仙桥电子工业历史,分享搬进新家的喜悦,以老物件寄托“老家酒仙桥”的情感,展望酒仙桥地区的发展变迁,用朴素的言语讲述家园的蜕变与新生。
今年67岁的王薛芳作为土生土长的酒仙桥人,带着对“老家酒仙桥”的浓浓情愫,回忆起酒仙桥地区辉煌发展的峥嵘岁月。谈到曾经的酒仙桥在电子工业领域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王薛芳的言语中透露出无比的自豪。她表示,从774厂的电子管到黑庄户的月季香,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一代代酒仙桥人用初心与激情传承着地区建设的光荣与梦想。
今年75岁的罗桂林和73岁的曹懿回忆着在老街坊居住时的浓浓邻里情,畅聊着搬进新家的幸福新生活,也鼓励更多的街坊们携手同行,共同为地区城市更新做贡献。从曾经的“筒子楼”搬到了如今的大房子,变化的是住所,不变的是热爱老家的初心。告别了旧居的局促与拥挤,如今,搬入宽敞的新家,让老街坊们更加“热情待客”。两位老人也希望更多老街坊搬进大房子,大家相约新居,续写浓浓邻里情。
在酒仙桥生活了40余年的宋菊茹,以老物件、家门口的大槐树为情感寄托,祝愿“老家酒仙桥”的发展蒸蒸日上。从老房子搬到新家时,宋菊茹带走了日常使用的砸蒜缸与和面盆。她表示,有些老物件放在家里,用起来顺手,如同“老朋友”,有些老物件如同“老街坊”,在生活中陪伴着自己,成为一份寄托。“希望酒仙桥能在城市更新中越变越好。”宋菊茹说道。
“红色直播间”是酒仙桥街道建设网络党建阵地、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网络社会治理阵地的一次创新实践,是“互联网+党建”的一次有力创新,被评为2018年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党建活动品牌、2019年朝阳区十大优秀党建品牌,入选2023年北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红色直播间”一期一主题,聚焦地区发展的重点工作、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等,通过互联网平台,以“百姓宣讲”“理论宣讲”等形式,实现政府与群众的零距离互动,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酒仙桥街道将继续在“久爱新桥”党建品牌的引领下,以“直播+党建”形式,让“红色流量”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激活地区发展新引擎,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