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一路连胜
4月12日
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
足球联赛决赛现场
成都市新津区第三小学女子足球队
通过决赛阶段的13场鏖战捧起了小学组亚军奖杯🥈🥈🥈
新津三小获得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小学组)亚军
“贡嘎杯”是四川省
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
综合性学生体育赛事
新津三小女子足球队
成为成都市首支
登上省级足球赛事领奖台的
农村学校代表队
并刷新了成都市在小学女子组足球赛事中的最佳成绩纪录
新津三小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比赛
从市级冠军到省级亚军
这群阳光拼搏的乡村女孩
书写了一段“逆袭”传奇
⚽️⚽️⚽️
01
从质疑声中踢出一条路
2015年,新津三小将足球纳入“一校一品”特色课程📚,起初这一决定并不被看好。“当时很多老师反对,家长更是担心踢球耽误学习。”校长陈波回忆道。新津三小位于新津区花桥街道,学生大多来自周边乡村,家长对足球的认知仅限于“对抗性强、容易受伤”,甚至有学科老师直言:“训练占时间,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面对阻力,学校用行动回应质疑。训练时间被严格限定在清晨、午休和大课间,主课教学“一分钟不占”,同时引进专业教练,优化训练体系。每天清晨七点,晨训以体能和基础技术为主,大课间穿插绕杆、传球练习,午休时间则进行对抗实战。陈波说,现在足球队学生们成绩都不错,甚至有的还位列年级前列。“足球战术需要逻辑思维,就像下棋一样,孩子们反而更会动脑子了。”⚽️
02
“是足球改变了我”
“是足球改变了我!”五年级队员文雯摩挲着球鞋,笑容腼腆却自信。这个曾因家庭特殊情况而变得沉默寡言的女孩,差点因身体协调性不足落选足球队。“文雯个子矮,动作也不够敏捷,但文雯每天加练,利用身体比例降低重心灵活转身,成为了右锋主力。”陈波激动地说,在2024年市运会决赛中,在1:3落后的情况下,文雯连进3球逆转局势,帮助球队4:3逆转夺冠,赢得了2024年四川省“贡嘎杯”的入场券。
六年级的李梓瑄是新津三小女足队长兼中锋,作为球队攻防核心的"球场发动机",她在"贡嘎杯"八强赛中展现了惊人毅力——双脚磨满水泡仍咬牙踢满全场,每一次触球时,痛苦皱眉与坚定奔跑形成鲜明对比。
李梓瑄双脚两侧的水泡
"足球教会我不到最后一秒绝不能放弃!"这位12岁的追风少女目光灼灼地说道,"希望未来能成为职业运动员,为中国足球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李梓萱在贡嘎杯八进四的比赛主罚任意球
她的爸爸起初反对女儿踢球:“当时在我看来,女生踢足球不是大众化运动。”但在目睹女儿因足球变得自信、自律后,他成了球队最狂热的粉丝:“自己儿时未能实现的足球梦想,竟然在女儿身上得到了延续!”
03
“从不强求夺冠”
“我们从不强求夺冠,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享受过程。”新津区足协主席、新津三小足球队主教练刘晓文说的话,道出了新津三小坚持“育人先于竞技”的理念。
谈及最初选择来到新津三小,刘教练坦言,足球是育人的载体,低年级以协调性训练为主,高年级逐步加入战术配合,训练计划完全贴合孩子生长发育规律。“足球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各方面均衡发展,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和抗压。”在2024年“贡嘎杯”半决赛中,面对体能占优的对手,新津三小凭借默契配合和顽强防守,硬是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她们在场上互相提醒补位,落后时反而更团结,这就是最大的胜利,我们从不害怕失败。”
“当看到孩子们学会坚持和担当,成绩反而更稳定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李梓瑄家长感慨道。
如今,新津三小已向市级以上梯队输送了董幸、李梦婷等7位学员,其中还走出了入选国家青少年足球精英训练营的王彤彤,成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出场的首位09后球员帅惟浩等,多名毕业生通过足球特长升入优质中学。
后记:那条被救起的鱼
采访结束时,陈波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退潮后,将搁浅的鱼扔回大海,路人问:“这么多鱼,你救得完吗?”孩子答:“但这条鱼在乎。”
“也许我不能为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助力和发展,但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到他们,这就足够了。”陈波说。
如今
新津三小的绿茵场上
又一届一年级新生正在练习
她们的眼中
闪烁着和文雯、李梓萱一样的光芒
——那是对足球的热爱
记 者:杨梦漪
编 辑: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