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松嫩平原上,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独特的自然印记与人文印记,松原,更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孕育出了闻名遐迩的松原大米。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在农业品牌化、产业化的浪潮中,松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打响松原大米品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走出新“稻”路。

按照《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三年规划(2025—2027年)》的具体部署,结合松原实际,我市制定出台《松原大米品牌建设工作方案》,坚持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充分挖掘松原大米品种、品质、品牌潜力,实施粮食品牌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并就品种选育、品牌打造、产品营销、产业融合等十个方面出台“硬措施”,不断增强和巩固农业后劲,推动松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到2027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稻谷年产量达125万吨以上,“查干湖大米”进入行业领军梯队,力争在2025年、2026年、2027年,中高端大米销量分别达7万吨、10万吨、15万吨,大米产业产值分别达45亿元、50亿元、60亿元。 
全力打造“查干湖大米”区域品牌。成立松原粮食协会,申请并全力打造“查干湖大米”区域品牌。制定出台“查干湖大米”地方质量标准,达到标准的产品授权使用“查干湖大米”品牌标识,开发“查干湖”大米臻品、精品、优品系列,提升品质、价格和销量,加快助推松粮、北显、巨大、德伟、瑞丰等米业公司生产的至少有5款大米产品评选进《吉林大米产品名录(第二批)》。 优选推广水稻种源。推广种植适合吉林西部地区的市场认可度高、产量稳定、口感好的优质水稻品种,指导农民及企业实行标准化种植,今年优质水稻品种种植率将达60%。制定《松原市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实施质量标准精准管控提升行动,构建大米质量溯源体系,从种植到销售全链条跟踪追溯,争取用3年时间,优选优质水稻品种3个以上,特用型水稻品种2个以上。

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制定《松原市AA级绿色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以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推广测土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持续扩大香型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在前郭县建成国家级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全市稻米加工企业自有基地面积达60万亩以上。 延伸稻米产业链条。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适度加工、绿色发展为主导,支持晶杰米业、德伟米业等企业通过加工设备改造、生产工艺升级等,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鼓励巨大粮油、北显米业、二马泡米业等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发方便米饭、米线、功能米等主食化产品,坚持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加快稻米加工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规模化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大米加工综合园区,打造集专用品种、原料基地、加工转化、现代物流、便捷营销于一体的水稻加工园区。

开设“查干湖大米”官方旗舰店,开展推介招商活动,强化品牌宣传和精准推流,不断提高松原大米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稻为媒、以农促旅,全面激发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三产融合新活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查干湖旅游路线、春捺钵文化等,大力发展“大米+旅游”“大米+民俗”等新业态,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在查干湖景区开设“胖头鱼泡大米饭”品鉴点,支持松粮、巨大、北显等企业在珠海、成都、广州等城市开设“查干湖大米”餐饮体验店。在宁江区、前郭县、扶余市推进“吉田认购”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稻田观光、私人订制等体验消费,2025年在前郭县建成1个松原大米田园综合体,其他县(市、区)争取用2年时间分别建成1个松原大米田园综合体。
打响松原大米“白金品牌”是松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松原人民有信心有决心,打造好“查干湖大米”区域品牌,实现优质稻米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和高质量发展,让松原大米香飘四海、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