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ry of Light ©Monica Spezia
过去的一周,米兰空气中浮荡着咖啡的香气似乎也与创意因子悄然交融。这座以哥特式尖顶勾勒天际线的千年古城被一种独特的能量唤醒——米兰设计周的魅力将整座城市化为一场盛大的狂欢。在这里,“人”始终是永恒的焦点: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艺术家和生活美学家们涌入这座时尚设计之都,穿梭于文艺复兴建筑与当代展厅之间,把街道变为画廊,让庭院化身剧场。
然而,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所能展现的内容,仅仅是全球设计界的冰山一角。米兰国际家具展首位女性主席Maria Porro提到:“2025年‘以人为本的思考’主题所倡导的,是邀请所有人共同设计一个以人文为本的世界。这意味着需要我们以个体和集体的责任感,选择通往未来的正确轨迹。”因为,真正的设计革命,永远始于对人类境况的凝视。
作为全球设计界的风向标,我们提炼了几大热点趋势回顾这次创意迸发的米兰设计周,并呈现我们与几位设计师的现场对话,从创意构想到城市见闻,他们的声音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加多面、充满活力的米兰设计画卷。
好的设计能重塑人的情感认知模式
今年,这场狂欢迎来了一个恰如其分的主题——“以人为本的思考”(Thought for Humans)。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所有展览、装置与论坛背后最本质的命题。就拿今年尤为火热的几个特别项目来说,奥斯卡金像奖导演Paolo Sorrentino以独特的电影美学重构空间体验。其装置作品《甜蜜的等待》(La dolce attesa)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等待焦虑,转化为一场融合建筑、光影与心理疗愈的沉浸式剧场。
La dolce attesa ©Saverio Lombardi Vallauri
美国艺术家 Robert Wilson的《圣母》(Mother)装置在斯福尔扎城堡与米开朗基罗杰作展开对话。他创造了一个会呼吸的空间,用光线、音乐引导观众进入冥想状态,并揭示“未完成”的艺术力量。Es Devlin在布雷拉美术馆打造的《光之图书馆》(Library of Light),用2000本书构筑知识灯塔。旋转的书架在昼夜交替间演绎光影变幻,邀请人们在阅读中寻找心灵归宿。
Mother ©Lucie Jansch
Library of Light ©Monica Spezia
此外,Pierre-Yves Rochon的《传承别墅》(Villa Héritage)则更直白地叩问传统的当代性。他将历史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创造出既有温度又具未来感的空间,同时证明真正的传承是让过去活在当下。
从影像到装置,从光线到声音,这些创作者以敏锐的观察、独特的视角和极具表现力的作品,对传统与当下、肉体与灵魂、空间与时间、理性与情感展作出深刻的剖析与反思。
可持续设计体现
对永恒美学与环境责任的双重追求
可持续性仍然是今年的米兰设计周的关键词之一。从材料的甄选到工艺流程,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循环利用、环保新材料和传统工艺的现代重构,全新的环保产品及可持续材料都在展会现场备受关注。除此之外,设计周期间,关于可持续议题的广泛探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米兰各处。布雷拉设计区举办了多场以材料创新和可持续设计为重点的活动;ADI设计博物馆的《可持续栖居》展览展示了设计师如何重新构想产品生命周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并促进重复使用;在胶囊广场Hydro带来的“R100”项目邀请五位设计师,要求他们设计的作品从废料的收集、回收利用以及整个制造过程都需要在半径100公里内完成,力求实现家具制造的“超本地化”……
BIG联合Roca打造的沉浸式装置A Beat of Water © Paolo Riolzi
奢侈品牌倾力出击
创造沉浸式生活方式叙事
在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环境中,设计是一门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在米兰设计周期间或是尝试新的跨界合作,或是发布家居用品系列,或是呈现品牌文化展览,不断将语汇延伸至空间、艺术与生活日常。
路易威登携LV家居、Objets Nomades家具系列和硬箱亮相塞尔贝罗尼宫,这些匠心之作亮点纷呈,融蕴创意巧思与精工妙技,尽显摩登生活格调;古驰在米兰圣辛普利西亚诺教堂揭幕由2050+及其创始人 Ippolito Pestellini Laparelli策划并设计的《Gucci | Bamboo Encounters》特展;Loro Piana与Dimoremilano首次携手呈现沉浸式装置项目“宁静的第一夜(La Prima Notte di Quiete)”;圣罗兰则倾情呈献法国建筑设计师Charlotte Perriand家具特展……Prada、Loewe、Hermès和Fendi等品牌也推出了精心策划的展览和新品发布活动,这种全方位的叙事方式创造了更具情感共鸣和艺术感知的生活方式场景,使得观者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品牌打造的“生活剧场”。
《Gucci | Bamboo Encounters》特展
爱马仕家居系列在2025年米兰设计周的展览
AI及智能技术驱动赋能设计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与智能化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设计领域。不仅有更多智能产品的发布,如梁志天设计旗下欧洲首间联营公司 “SLD · Andrea Bonini”与摩根智能 (Moorgen) 联手合作发布的智能聚光充电台灯系列,在米兰设计周期间斩获设计界瞩目,也有更多AI参与设计的单品涌现,比如Philippe Starck为Kartell设计的A.I. 系列迎来了新成员A.I. Lite椅,Ludovica Serafini + Roberto Palomba打造的LILLYBET椅全新亮相,AI设计的提花floral面料以创新材质挑战传统。此外,展示未来人机关系的艺术化可能也在《Design You Can Feel》主题展览中得到体现,华硕携手Studio INI打造的动态仿生雕塑“灵动奇境”,将高科技陶瓷铝材质与AI交互结合,用户动作触发AI生成视觉影像,实现人机互动艺术化表达。
SLD · Andrea Bonini与摩根智能合作发布的
智能聚光充电台灯系列代表作AUREA “皓”
设计为城市与生活场景
构建全新生活美学
设计的触角延伸至米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历史悠久的布雷拉区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威尼斯门,街头巷尾都成为了创意的展示舞台。穿梭于场馆、展厅和平日不对外开放的建筑中,艺术、时尚和设计在这里交汇,灵感与创意随时随地发生,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为城市、也为更多生活场景构建全新生活美学。
各大品牌在展位现场、旗舰店、展览空间不仅展示单品,还通过整体空间改造打造“Total Living”体验,包括Euroluce灯光展、Salone Satellite及各大品牌旗舰店等都打造了大量沉浸式展区和跨空间设计案例,设计师们致力于通过空间叙事,模糊室内外界限,体现设计如何融入城市生活,营造出充满美学韵律和人文关怀的综合生活场景。
Flexform 全新户外系列在Sant’Angelo修道院回廊展出
INTERVIEW
WITH
我建议大家放下地图,跟随自己的心之所向,
体验在米兰大大小小的商店、餐厅、展览中
“迷失自己”的摇晃感觉。
Kartell展位展出的
由Ludovica Serafini + Roberto Palomba设计的
SUPER TUBBY模块化沙发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工业产物,
所以去想办法对机械化的生产工序中
加入人为参与的部分,让作品产生某种唯一性。
UNICOGGETTO在Alcova呈现的展览
今年很多作品都强调了“去物质化”和情绪共鸣,
这种趋势印证了设计界正在转向
更细腻、更具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
靥星 / Fili,Wei Xiaoyan Studio
监制— Carrie
编辑、采访— Luzy
撰文— Ye、栗子、Linda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