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代表团将赴美谈矿产协议,泽连斯基:准备向美国支付500亿美元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56字,阅读需5分钟

1.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支持率飙升至69%,远超去年12月的52%,民调显示若此时举行大选,泽连斯基将以较大优势获得连任。

2.美国曾频繁施压乌克兰举行大选,甚至以削减军事援助作为威胁,但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反而上升了17个百分点。

3.俄罗斯一直不承认泽连斯基政府的合法性,并多次呼吁乌克兰国内通过民主程序组建新的政府,但民调数据却显示泽连斯基在乌克兰民众中的稳固地位。

4.由于美国施压,泽连斯基准备向美国支付500亿美元,购买美国的防空系统和其他武器装备作为替代,以换取美国的安全保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凤凰卫视4月9日援引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最新民调数据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支持率已飙升至69%,远超去年12月的52%。若此时举行大选,这位喜剧演员出身的战时总统,可能会以大比分优势获得连任。

消息一传开,华盛顿与莫斯科都有些沉默,没有对此作评论,甚至媒体也没怎么报道。这2个曾企图左右乌克兰政局的大国,此刻正面临一场精心策划的剧本被改写的尴尬。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自2024年起,特朗普政府就频繁施压乌克兰举行大选,甚至以削减军事援助作为威胁。其核心目的简单粗暴:泽连斯基不听话,必须换一个更务实更听话、敢于签署“卖国条约”的代理人。2025年2月,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就公开宣称“乌克兰已同意举行选举”,并暗示泽连斯基处境艰难。更有匿名的美国共和党人士直言:“泽连斯基是个障碍”。至于是什么样的障碍,相信不用多说。

图片

俄罗斯的策略同样直接。自冲突爆发以来,莫斯科始终不承认泽连斯基政府的合法性,并多次呼吁乌克兰国内通过民主程序组建新的政府。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曾尖锐地指出:“一个超过时限、未经选举的总统,有什么资格代表乌克兰签署协议呢?”这种立场背后,是俄罗斯企图孤立泽连斯基,借此削弱乌克兰的抵抗意志。

但如今的民调数据却像一记重锤,敲碎了美俄的如意算盘。69%的支持率不仅意味着泽连斯基在乌克兰民众中的稳固地位,更预示着若乌克兰此时举行选举,他将以较大优势获得连任。

图片泽连斯基

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鲁舍茨基的话一针见血:“美国对乌克兰政府的攻击和施压,反而成了泽连斯基的强力助攻,乌克兰人正用选票回应外部压力。”1个月前,当泽连斯基在白宫内舌战美国正副总统,然后被赶出来事情传开后,泽连斯基“维护乌克兰国家利益”的强硬姿态使得乌民众对他的观感出现了巨大变化。

当然,泽连斯基的“维护”其实也并不是真的维护,只是他认为美国给的太少,所以感到愤怒。这点从他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出。如今乌克兰技术代表团将于11日到12日前往美国华盛顿,与美国就矿产协议展开谈判。而美国在新矿产协议中的要求远超之前泽连斯基拒绝的协议。至于美国始终不愿承诺的对乌安全保障,泽连斯基也准备做出妥协,转而以出资500亿美元,购买美国的防空系统和其他武器装备作为替代。

当然,我们要说得并不是矿产协议问题。话回正题,我们再说说泽连斯基支持率逆势上扬的背后,其实藏着三重政治密码。

图片

其一,“国旗效应”的催化。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将泽连斯基称为“独裁者”,当美国要求乌克兰交出50%矿产资源的协议被曝光,乌克兰民众的民族情感被彻底激发。格鲁舍茨基指出过去三个月内,美国的施压反而让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这种外部威胁催生内部团结的现象,与二战期间英国民众支持丘吉尔的逻辑如出一辙。

其二,反对派的“疲软”。尽管美国试图扶持前总理季莫申科、前总统波罗申科等传统政客,但这些“老面孔”早已失去乌克兰民心。2019年泽连斯基胜选时,正是依靠民众对腐败政客的厌恶;如今,这种情绪更因战争而加剧。

民调显示,泽连斯基的支持率比第二名高出近40个百分点,唯一可能构成威胁的扎卢日内已被泽连斯基解除军职,并调任驻英大使,使得其支持率有所下降。

图片乌克兰首都基辅

其三,战时体制的“合法性”。近80%的乌克兰人认为,新选举应在实现稳定和平后再举行。这种心态为泽连斯基拒绝美国施压提供了民意支持。他的团队巧妙地将“反对外来干涉”与“捍卫国家主权”绑定,成功塑造了“战时领袖”的强硬形象。

这场政治博弈的结局充满悬念。若乌克兰真的举行大选,泽连斯基也获得连任,美国可能被迫调整对乌政策,从“换人”转向“合作”;俄罗斯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具合法性的对手,很可能在谈判桌上做出有限让步。而乌克兰民众的选择,也将成为改变俄乌冲突走向的变量之一。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当美俄以为能操控乌克兰政局时,民意的黑天鹅却在扇动着翅膀,最关键的是这一民意转向的背后,原因却还在美俄自己身上。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