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的“囤门”,在淘宝实现了超进化

图片

上个月315晚会余波未止,其影响力甚至大有从企业转移至民间的态势。

晚会过后的这一个月时间,一上网发现全是高手,网友纷纷提名起了自家人——

“派人来看看我妈的冰箱,感觉能判刑。”

图片

“冰箱里放了三年的陈年僵尸肉,都怕站起来跑了。”

“05年产的十三香,到现在舍不得开封。”

“98年祖传老wasabi,就是这个味儿地道!”

图片

看到岁数不小的生产日期,评论区忍不住和银耳,胡椒粉,冻带鱼称兄道弟。

图片

不难发现,这些家庭315最常见的罪名就是“囤”。囤到商品过期,囤到把冰箱塞爆,囤到被家人举报......

可“囤”是个一脉相承的传统,仿佛刻印在人类DNA里。

不仅很多长辈爱囤,不少年轻人也喜欢囤。

趁着价格合适把想买的东西一次性囤够,如同过手小型期货交易,潇洒畅快,还能得到一种到手的安心感。大囤小囤,我想每个人至少都沾点。

图片

囤,还是要囤的,但囤什么、怎么囤、囤多久,这都是学问。

最近,我发现有一群人把囤练到了更高境界。

他们已经先人一步悟出了打破次元、永远不亏的囤积秘技——囤券!

莫非这次真有大便宜捡?

图片

全国青年囤券图鉴

“大学生不语,只是一味的囤券。”

“囤好奶茶券,终于可以心满意足睡觉了。”

图片

打开社交软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大学生赶着早八囤着券,囤券已然成了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大势。

“囤券”,顾名思义,就是提前买下多张折扣券锁定优惠价,以备将来购物时可享受低价。

囤的初心,原本是为了省钱和方便。但很多“家庭315”的经典案例表明,囤得太久囤到过期也会成为一种负担,着实难受又窝火,变成了“囤这么多不是浪费钱吗?”

但囤券就不一样了。它成功做到“囤”的超进化——占用的是赛博空间,买到的是各种各样随时能用上的优惠,顺手还满足了一把消费欲。

越来越多人把自己的生活消费提前安排好,做出最小单位的计划经济:春节档电影票贵,那就提前囤上打折电影通票;奶茶乃成了生活必备调剂品,奶茶折扣券就随时备好……省钱不用苦哈哈,奶茶火锅吃得下。

图片

淘宝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平台卡券类商品日均成交用户数同比激增90%,00后成为在淘宝囤券的主力。

图片

年轻人用囤券诠释了自己的消费观:该省省该花花——提前准备好的折扣,也能让自己在每个当下过上舒适的生活。

但商品会过期,券也存在着使用期限,刚入坑囤券的人难免也会有同样的顾虑。

淘宝“囤券可退”的服务就能很大程度解决这样的焦虑。囤的券不想用了随时能退,过期没用的券自动退掉,这不就相当于稳赚?

囤券可退的特性也被人玩出了花,高手直接来了个“囤券省钱法”。

图片

晚上睡不着思绪乱飞,想吃什么想去哪玩买下券,睡醒了再看看是不是真正需要,不用的直接退掉,用这招对冲冲动消费,嘎嘎好使。

用过券的朋友都知道,这玩意儿不一定非得囤,进入一家餐厅、理发店之后再买券也能用上。

"即用即买"的聪明操作模式,尤其常见于服务行业,现在经此一想,买券甚至在未来重塑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也是大有可能。

在淘宝上,券的种类也是多到数不过来。不光小吃正餐,咖啡奶茶这类吃的喝的能囤券;骑行打车,洗头推拿,家政洗护等各种生活服务也能囤。

过去的一年里,00后大军就大举进攻各种吃喝玩乐券。

图片

该吃吃,该喝喝,可别以为00后就只会吃吃喝喝。

在AI、机器人等科技趋势大行其道的当下,00后自然也不会错过时代的浪潮。淘宝数据显示,他们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人工智能服务卡券消费的主力。

图片

都说00后、10后,可能就是“AI原住民”一代。这话也直观地体现在了消费数据上,AI修图、数字人陪伴、AI视频处理等人工智能服务卡券,都深受00后的欢迎。

越多越多人加入了淘宝囤券大潮,00后们竟然囤出了一场“地理经济学”。

图片

淘宝数据显示,广东、浙江、江苏的消费者,稳坐淘宝交易额的头三把交椅。可以说,囤券行为已经经过了包邮区和搞钱省的重重考核,质检达标!

而北上广00后购券的趋势,甚至还反映出了当地青年的生活样貌。

在偌大的北京城,通勤出游等出行占据了年轻人每天用时、用钱的不小比重,于是骑行打车券卡券就成了他们的最爱。

有趣的是,推拿理疗类券也在北京00后中广为流行。都是命苦腰栓打工人,理解,理解。

图片

广州的靓仔靓女,则将“松弛感”的信条贯彻到底,偏爱摄影丽人类服务。

头皮护理、按摩spa是日常标配,誓要让每一寸肌肤有如潮汕牛肉丸一般韧劲Q弹,出门再穿上人字拖走出个虎虎生风。

搞钱,是为了更好地犒劳自己,囤上几张七折SPA券再精神抖擞拿下一个个外贸单,让每一天的自己都金贵。

图片

上海青年爱囤的是电影套票、剧本杀通票,追求的那叫“沉浸式体验”。玩完了,再拿囤好的奶茶券整上一杯,一个梦幻到吹出彩色泡泡的精致周末跃然而出。

当得了爷,省得下钱,这才称得上“新沪爷”。

图片

南北消费者囤券趋势的差异,表面是小小的消费偏好,实则展示出了不同城市的生活哲学。

各地年轻人对周遭世界参与、探索的偏好与,都在消费趋势当中体现。

而淘宝,则成为了串联起各地生活方式的中转站。

不管你是爱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都能找到属于你的囤券乐趣,满足每一种生活的需求,给出最优化的实惠。

图片

淘宝如何成为囤门“外挂”


囤,其实一直是个辛苦活儿。

辛苦搜集折扣信息,辛苦搬运囤货物资,但要有一个不小心还会沦为囤门笑柄。

长辈们把东西囤过期了还舍不得扔,因为他们比谁都心疼花出去的钱,把东西堆起来就好像看到了钱的影子。

相较之下,很多青年人开始选择一种更舒适的消费观念:能省则省,该囤才囤。

图片

从囤货到囤券,这一新消费趋势,正是年轻人对数字生活方式的一种实践。

时代日新月异,消费主张和选择也一直在变,而淘宝总能发现每一种消费趋势的变化和背后生活主张,让每一个“过日子”人都能找到方便又省钱的选择。

每当人们刚冒出"想省又想浪"的念头时,淘宝总能啪地弹出对应优惠,这哪是发券?根本是给当代生活开外挂。

记得准时来淘宝抄底,薅到就是赚到。

啥也不说了,从现在起,我也要遁入囤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