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银行业巨头渣打银行近日宣布与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OKX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的"抵押品镜像计划"(Collateral Mirroring Program)已在迪拜进入监管沙盒测试阶段。这项创新性金融工程旨在为机构投资者搭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桥梁,通过抵押品管理机制的革新,解决数字资产市场的关键痛点。
计划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双重担保体系"。机构客户在进行场外衍生品交易时,可将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以及由渣打银行发行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Tokenized MMF)作为合格抵押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字资产将由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资质的渣打银行担任托管方,通过其符合Basel III标准的托管网络提供机构级资产保护。
技术架构上,该方案采用智能合约实现抵押品的实时镜像管理。当客户在OKX平台存入数字资产时,渣打银行的区块链节点会同步生成对应的"镜像凭证",这些凭证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确保数据隐私的同时,满足严格的审计要求。抵押品价值每30秒进行一次自动重估,并设置125%的维持保证金比例,其风控标准与传统金融市场看齐。
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的监管框架为该项目提供了合规基础。作为中东首个针对虚拟资产的综合监管体系,VARA要求参与机构实施"旅行规则"(Travel Rule)合规方案,并满足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监管标准。渣打银行数字资产托管主管表示:"通过将G-SIB级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入数字资产领域,我们能使机构客户的资本效率提升40%,同时将交易对手风险敞口降低至传统回购协议的水平。"
市场分析指出,此举标志着三大趋势性突破:首先,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首次实质性介入数字资产抵押品管理;其次,代币化传统金融工具与原生加密货币首次获得同等抵押品地位;最后,迪拜监管沙盒模式为其他金融中心提供了可复制的监管科技(RegTech)实践样本。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计划已吸引超过20家对冲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参与试点,管理资产规模合计超50亿美元。
随着2024年巴塞尔协议III最终版实施的临近,这种由受监管银行托管的混合抵押品方案,可能成为机构投资者进入数字资产市场的标准通道。渣打银行与OKX计划在2023年第四季度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交类似申请,预示着亚洲金融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升级潮。
注: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