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特朗普玩砸了,西班牙不顾美国威胁力挺中国,为欧洲打响反美霸凌第一枪!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向全球,他恐怕没想到,第一个硬刚美国的西方国家会是西班牙。这个南欧国家不仅没被“割喉”威胁吓倒,反而转身与中国越走越近,成了欧盟反制美国贸易霸凌的排头兵。
特朗普上台后,将其“美国优先”政策之一的国际贸易关税武器化,对欧盟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尤其是瞄准西班牙的橄榄油、红酒等农产品。美国的这一棒子直接冲击西班牙经济:预计有价值8.4亿美元的产品受到影响,农产品对美出口将锐减12%,导致5000人面临失业的风险。
更让西班牙人愤怒的,是美国财政部长那句“与中国合作等于割喉”的威胁。但是这句话不仅没有吓倒西班牙,反而成了他们转向中国的催化剂。
西班牙农业部长普拉纳斯直接怼了回去:“我们的贸易伙伴应该基于规则,而不是大棒。”话里话外,都是对美国傲慢的不满。其实,看看西班牙和中国的合作就知道,他们真没必要看美国脸色。中国已经是西班牙在欧盟以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宁德时代在西班牙投资40亿欧元建电池厂,奇瑞与西班牙车企合作的电动汽车都已下线。这些实打实的合作,让西班牙人明白:跟着中国有肉吃。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更是用行动表态。几年之内三次访华,谈绿色能源、谈电动汽车、谈数字商务等多方面的合作,每次都有新的成果。他在公开场合批评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呼吁“别打贸易战”。这话不仅是对欧盟说的,更是说给美国听的。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而促成了欧盟的团结。以前欧盟内部在援乌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法德主推军事介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却否决增加援乌预算。但是这次,欧盟27国迅速通过反制法案,计划对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西班牙的强硬表态,就像点燃了欧盟反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导火索。
西班牙的地理和文化优势,让它成为中欧合作的天然桥梁。南欧的地理位置,让西班牙既能对接欧洲市场,又能辐射北非、拉美地区。与中国合作,既能引进技术,又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能降低对美国的依赖。这种战略转向,对欧盟来说也是好事。毕竟,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场博弈的影响远超双边关系的范畴。对美国来说,盟友体系的裂缝正在扩大;对欧洲来说,西班牙的示范效应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中国来说,与西班牙的合作模式为“一带一路”的升级版提供了新范本。在绿色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或将成为中欧合作的新引擎。
特朗普以为关税大棒能驯服全球,却没想到西班牙用“第一枪”就击碎了他的幻想。这场较量不仅关乎国际贸易大势,更是一场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规则之战。而西班牙的选择,恰恰印证了多极化时代的趋势——单极霸权终将让位于合作,相互尊重终将取代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