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防教师考公考编,考试当天挨个打电话!当地通报

日前,安徽新锐控股集团旗下多所滁州学校的教师反映,入职时被要求签订“不参加考公考编承诺书”,且滁州市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当天,学校会对符合考试条件的教师挨个打电话,或拉工作群开视频会议,没有及时回复的教师,会被认定为参加考公考编,学校将对参与考公考编人员进行处罚并通报。


图片


4月14日,南谯区教育体育局发布通报称,经查,安徽新锐控股集团在教师聘用过程中,以保障教学稳定性为由,要求新入职教师签订不得参加公务员及编制类考试承诺书的情况属实


目前,该集团已纠正“要求教师入职前签订不得参加公务员及编制类考试承诺书”的行为。


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新锐控股集团创办于2002年,产业以教育为主,涉及相关配套服务行业,现有6个独立校区,全日制学校13所。下属学校包括滁州海亮中西融合学校小学部、滁州海亮学校初中部、滁州新锐高级中学、滁州新锐科技职业培训学校等。该集团现有在读学生近2万名,在职员工1200余人。


南国快评

保障教师权益

不能靠“霸王条款”


安徽滁州一教育集团要求新教师签“不考公考编”承诺书一事,表面是“保障教学稳定”,实则暴露出对教师权益的漠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用一纸承诺书限制教师职业选择自由,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任何单位不得以强制手段限制员工合法流动。教师参加公务员或编制考试,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正当需求。涉事集团将自身管理问题转嫁给教师,用“承诺书”变相捆绑员工,不仅违反劳动合同法,更可能加剧教师流失。试想,若一家企业无法用合理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留住人才,反而用“霸王条款”堵死员工的出路,只会让教师心寒,加速人才离开,所谓的“稳定”更无从谈起。

当地教体局及时叫停这一行为,是必要的纠偏。但个案处理之外,还需深挖根源。民办学校若想真正留住教师,关键要靠提高薪酬、改善工作环境、打通职业上升通道等实实在在的措施,而非用无效的“承诺书”拴住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普法宣传和劳动监察,避免类似侵权现象重现。

教育是关乎未来的事业,尊重教师权益、维护教育行业的良性生态,需要各方共同行动。只有让教师安心从教、体面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长久稳定。























责编丨徐丽青

校对丨麦雪莉

审核丨唐海波

终审丨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