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标签贴上,中方加税125%潇洒退群,27国到位,特朗普慌了?

2025年4月10日,《南华早报》发表了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的公开信,驻港公署发言人在信中表示“妄图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世界各国打电话认输的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此前,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关税提高至125%,几乎封锁了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欧盟27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也纷纷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采取行动,全球范围内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反制力量正在集结。面对来自美国国内外的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通过高调表态为自己挽回局势,但其效果正遭受美国内外的广泛质疑。

中美博弈升级:125%关税背后的信号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至今,已从单纯的商品关税博弈演变为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战略对抗。此次中国将对美关税提升至125%,不仅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反击,更在表明中方的态度——中国不会屈服于外部施压。
图片
125%的关税意味着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将暴涨至原价的2.25倍,这将使其在中国市场完全丧失竞争力。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更是罕见地以“挥舞关税大棒的野蛮人”称呼特朗普,措辞的变化反映了中方对美方政策的强烈不满。
尽管中国选择在特朗普的数字游戏中“潇洒离场”,不再与美国在加码关税数字上纠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方的反制选项已经用尽。限制稀土出口、抛售美债、制裁美国企业等手段仍在中国的工具箱中。而如果美方试图在其他领域施压,中国也将随时奉陪。
全球反制集结:27国备战的背后
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反对声浪也在不断高涨。欧盟27国近日在波兰召开会议,明确表示美欧之间的关税博弈并未结束,各成员国需做好“备战”准备。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美国的“暂缓期”是脆弱的,欧盟必须制定全面的应对策略。

图片
加拿大也已对美国汽车加征反制关税,显示出其对美方政策的不满。加拿大总理卡尼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损害了加拿大的经济利益,也破坏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欧盟、东盟等多边合作的深化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持续增长,与东盟的合作也日益紧密。这种多边合作不仅为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对抗美国单边主义的新格局。
特朗普的困境:内外交困的美国经济
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称其关税政策“进展顺利”,但事实却并不乐观。根据最新数据,美国股市、汇率市场和旅游业均出现明显下滑。美元指数已跌破100,赴美旅游人数大幅下滑。这些迹象表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图片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军事工业也因稀土供应问题受到冲击。稀土是生产高端战机的重要原材料,而中国是全球稀土的主要供应国。中方限制稀土出口后,美国的F-47六代机项目可能会陷入停滞。
此外,美国内部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分歧也在加剧。前财长劳伦斯警告称:特朗普的“加征关税有正面作用”是“欺诈言论”;另一位前财长耶伦则直言:美国新关税政策是“严重自残”,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美国企业界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也在增加,尤其是美国农业、能源和科技行业,它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而高额关税使其进出口受阻。

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

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不仅影响了两国经济,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跨国企业开始调整供应链,将生产线移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地。然而,这种调整并非易事,东南亚也无法完全替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东盟等国家的多边合作正在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相关国家抵御美国的关税威胁,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动力。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的“潇洒离场”表明其在贸易战中的主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双方的对抗会就此结束。相反,贸易战的焦点可能会从关税领域转向技术、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
结语
从中国对美加税125%作为反制到欧盟27国的“备战”,中美贸易战的最新进展表明,这不仅是一场中美两国间经济博弈,更是一场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以强硬姿态应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而多边合作的深化则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在美国内外交困的局势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将如何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又将如何重塑?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