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4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外媒:美对华“大包围”战略难奏效

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近期市场震荡中意外成为对华贸易谈判的牵头人。他为未来数月勾勒出一幅潜在图景:美国与长期盟友达成对华施压的协议。

这位前对冲基金经理周三在谈及部分美国盟友时表示:“它们一直是不错的军事盟友,但并非完美的经济盟友。”但最终,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与这些盟友达成协议。他说:“届时,我们可以结盟与中国展开谈判。”

战略战术似曾相识

贝森特提到的他所关注的国家——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恰好都是中国的邻国。美国可以与这些国家合作孤立中国,构建所谓的对华“大包围”战略。

这种战术似曾相识,因其本质是对奥巴马政府战略的翻版。当年,奥巴马政府的重大贸易构想是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组建环太平洋国家联盟,试图以经济纽带将这些国家与美国绑定在一起,避免其滑向中国引力圈。但特朗普在2017年1月首次就任后不久就宣布退出TPP。

贝森特战略构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或许正是其顶头上司特朗普。

这并非贝森特首次暗示美国与他国达成协议背后潜藏的对华战略。今年2月,在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墨西哥发动关税攻势之际,他就抛出“北美堡垒”构想。这一“堡垒”旨在推动美加墨三国构筑联合防线,共同抵御“中国进口商品洪流”的冲击。

贝森特对华战略焦点的另一明证,体现在其回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呼吁欧盟转向中国的言论中。这位美国财长警告称欧盟切勿采取此类策略,他在美国银行家协会活动上直言:“这无异于自断生路。”

利用贸易协定来对付战略对手,这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经典策略。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表面上虽有人道主义考量,实则暗含防止西欧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的战略意图。华盛顿曾大力倡导降低关税水平,并不断向进口商品开放其市场,希望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能有助于更广泛地对抗苏联。

当今世界格局已大不相同,但这种战略逻辑依然存在。但贝森特的困境在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并未充分考虑其他国家的发展。去年10月当被问及盟友在对华战略中的作用时,特朗普直言“我们的盟友比敌人更会占美国便宜”。

所以,尚无迹象表明,特朗普认同其财长构建的对华“大包围”战略。与此同时,特朗普经济团队的其他成员,包括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特朗普的高级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关注的是高额关税壁垒可能暂时带来的大量资金。这些资金表面上是专门用于国内制造业的。他们并不支持宏大的地缘经济战略。

他国不愿明确选边 

受访学者分析,美国运作形成“态势孤立”中国的迹象,但难以形成“实质孤立”。

一般相信,特朗普是在债券市场压力下暂缓实施高关税,但又区分对待中国和中国以外国家,在观感上试图形成中国被孤立的局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认为,虽然态势上出现中国被孤立的迹象,但实质上孤立中国的局面并没有形成。

李明江分析,美国只是向中国以外国家暂缓实施高关税,美国与这些国家谈判会耗时多久、结果如何,至今仍是未知,所以这些国家不会明确选边站,美国也就无法对中国形成实质孤立。

他指出,经过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很多国家可能对美国的不可预测性很不放心,“心理阴影会长时间存在”,相信它们会继续重视跟中国的经贸关系,而且中国在产业链上仍是重要一环。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黎良福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教授郝福满也都认为,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的做法难奏效。郝福满指出,特朗普可能一夜之间就翻转决定,让中国以外国家再次陷入与中国类似处境。

黎良福认为,尽管特朗普以胜利者口吻在社交平台发文,但他不按规则办事,已自损美国信誉,各国商人会更谨慎跟美国做生意,同时减少依赖美国市场。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强调,中国不需要其他国家一起对抗美国,中国更多重视合作,抓住机遇推动与亚洲、中东、拉美、欧洲等地区合作。“美国占整个世界进口约13%,美国之外还有87%的市场。”

图片

▲白宫(新华社发)

本文综合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12日文章、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1日文章,原题分别为《贝森特的对华“大包围”战略》《美国运作“态势孤立”中国难形成“实质孤立”》,作者是克里斯·安斯蒂、沈泽玮。

监制 | 孙彦德

审核 | 袁亮

编辑 | 闫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16
轻松学会100以内加减法,找对学习方法,你家孩子也是小神童!
广告豌豆数学思维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