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将启动232条款半导体调查

科技战略


美国能源部宣布高校研究政策改革计划

据美能源部4月11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宣布高校研究政策改革计划“调整高等教育机构(IHE)能源部补助政策 ”,旨在遏制学校经费的低效支出。本次能源部在学校资助的政策备忘录中提出:将能源部所属研究经费的间接成本支出限制在15%以内。


英国将投资1.21亿英镑发展量子技术

据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4月11日消息,英国将投资1.21亿英镑发展量子技术,以加强其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具体项目包括:加速量子技术在计算、网络、定位、导航、授时和传感等多个领域的部署;推动国家量子计算中心发展;鼓励更多企业充分利用量子技术;成立量子技术职业加速奖学金,以推动其在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国际海事组织达成协议,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全球航运净零排放


据欧盟委员会4月11日消息,国际海事组织(IMO)于当日成协议,推动在2050年之前实现全球航运净零排放。该协议为实现全球航运减排目标设立了新举措,包括:根据船舶对气候的影响,规定船舶所用能源的“清洁”程度。这将适用于船用燃料温室气体排放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采用标准化和通用燃料认证体系,防止排放转移到其他部门,并鼓励可持续投资;引入全球首个排放定价机制。该机制将于2028年起用于部分国际航运排放。


信息


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新型量子纠缠形式,有望推动量子设备朝小型化发展

据Phys网4月11日消息,以色列理工学院发现一种新的量子纠缠形式。研究团队成功在纳米级系统中实现了光子纠缠,同时,与传统的依赖光子自旋或轨迹的纠缠方式不同,该纠缠仅通过总角动量实现。这是20多年来科学界首次发现新的量子纠缠,未来可能有助于开发用于设计基于光子的量子通信和计算组件的新工具,并使其显著小型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美国商务部将启动232条款半导体调查

据Politico网4月13日消息,一位白宫官员证实,特朗普正准备指示美国商务部展开针对半导体的贸易调查。据悉,该调查旨在“重振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的制造业”,拟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启动,该条款允许总统限制被视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进口产品。此举或引发对半导体技术征收新关税,进而影响到包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在内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关键参与者,以及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中国大陆。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推动三项量子技术法案,促进量子技术的开发、制造和国防应用

据Meritalk网4月11日消息,美国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提出三项与量子技术相关的法案,聚焦于加强美国联邦政府在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参与度,促进量子技术的开发、制造和国防应用。三项法案分别是《国防量子加速法案》(Defense Quantum Acceleration Act)、《近期应用量子沙盒法案》(Quantum Sandbox for Near-Term Applications Act)和《推进量子制造法案》(Advancing Quantum Manufacturing Act)。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战略量子路线图”以加速国防部的量子技术开发和整合;在国防部设立一个新的首席量子顾问职位;为最具商业可行性的量子系统建立公私合作模式与短期沙盒;创建“美国量子制造研究所”等。三项法案均为两党合作的成果,每项法案都得到了一位不同的民主党议员的支持。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制出新型放大器,能使数据传输速度超现有光纤10倍

据中国科技网4月14日消息,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光放大器。该放大器由氮化硅制成,拥有几个小的螺旋形互连波导,这些波导能以最小损耗有效引导光。新型放大器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将带宽增加了10倍,从而显著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二是实现了更有效降噪,从而能放大用于太空通信等领域非常微弱的信号;三是缩小了放大器规模,使其能置于几厘米大小的芯片上。研究团队强调,新型放大器为激光系统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使其能在各种波长下工作,同时兼具成本效益、紧凑性和节能性,有望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成像、全息术、光谱学、显微镜,以及材料和组件表征等多个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美国英伟达发布Llama-3.1-Nemotron-Ultra-253B-v1模型,实现性能和效率的重大突破

据IT之家4月12日消息,美国英伟达公司发布2530亿参数的 Llama-3.1-Nemotron-Ultra-253B-v1大模型(以下简称Nemotron Ultra)。该模型在推理能力、架构效率和生产准备度上均实现重大突破。推理能力上,Nemotron Ultra支持128K token的上下文窗口,可处理长篇文本,适合高级RAG系统和多文档分析。此外,Nemotron Ultra采用前馈网络(FFN)融合技术,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同时大幅缩短了推理时间。架构效率上,Nemotron Ultra采用仅解码器的密集Transformer结构,通过神经架构搜索(NAS)算法优化,创新性地采用跳跃注意力机制,支持从工具使用到多轮复杂指令执行等任务。部署效率上,Nemotron Ultra能在单8xH100节点上运行推理,显著降低了数据中心成本,提升了企业开发者的可及性。


中国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推出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

据AIbase网4月14日消息,中国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推出其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Fourier N1高1.3米,重38公斤,拥有23个自由度的关节设计,机身材料采用铝合金与工程塑料相结合,既能保证整体强度,又能提升关节的灵活性。同时,背部插拔式的电池设计可支持机器人单次连续运动超过2小时,满足高频率的测试和快速部署的需求。在动力系统方面,Fourier N1搭载傅利叶自主研发的FSA2.0一体化执行器,并结合自研的控制系统,运动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强。经过测试,该机器人能够以最高3.5米每秒的速度稳定奔跑,展现出出色的动态性能。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傅利叶“Nexus开源生态矩阵”项目的落地,更预示着开源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


英国药监局在美国退出WHO后被指定为生物制品合作伙伴

据pharmaceutical网4月10日消息,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局(MHRA)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指定为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估的全球合作中心之一,任期四年。MHRA将负责开发和分发国际标准物质、开展研究以确保生物产品质量以及向WHO区域办事处提供技术支持。


美国麻省总医院等开发基因编辑工具STITCHR

据中国科技网4月8日消息,美国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和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团队开发出STITCHR基因编辑工具。该工具利用RNA系统替换整个基因,能精准地将治疗基因插入基因组的特定位置且不会引发不必要的突变,克服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局限性,如无法靶向基因组所有位置、难以修复大量突变等。STITCHR系统从逆转录转座子中汲取灵感,结合了CRISPR系统的切口酶,具有高效性和精准性,为治疗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可能,有望推动医疗技术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德国科研团队使用基于激光的红外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癌症检测

据genengnews网4月9日消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激光的红外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癌症检测。该技术利用脉冲红外光识别血浆中的分子谱,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了2000多名参与者的血浆样本,借助分子模式来监测肺癌。该技术在检测肺癌方面表现出81%的准确性,但对其他三种癌症的检测率较低。未来将通过扩大光谱覆盖范围、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等,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的生物医学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


全球首例使用全自动系统完成体外受精的婴儿诞生

据genengnews网4月10日消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nceivable Life Sciences使用全自动、数字控制的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系统成功帮助一名40岁女性受孕并诞下健康男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 titled期刊。


美国国家医学院发布《健康和医学领域的生成式AI:变革性创新机会与责任》报告

据National Academies官网4月10日消息,美国国家医学院发布《健康和医学领域的生成式AI:变革性创新机会与责任》,探讨了生成式AI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潜力与风险。该技术可支持临床决策、简化工作流程、促进患者参与护理过程并助力临床研究,但也存在数据隐私、偏见、透明度和基础设施限制等风险,需制定指导方针和法规,确保其合乎道德、公平地实施,并建立问责机制,加强培训和认证,定期测试和监督。


能源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混合太阳能蒸馏-水电解制氢装置

据fuelcellsworks 4月14日消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混合太阳能蒸馏-水电解(HSD-WE)原型装置,能够通过太阳能驱动海水电解过程制备无碳“绿色”氢气。该原型装置尺寸为10厘米×10厘米,在自然阳光照射下,每小时直接从海水中产出200毫升氢气,能源转化效率达12.6%。为了实现界面热蒸发的高效转化,研究人员使用毛细芯结构的组件,用于将海水吸附形成紧贴太阳能电池表面的薄膜,相比加热整块水体,仅加热该薄膜大大提高了蒸发效率,蒸发率可超过90%。研究人员表示,该装置有望在未来15年内将成本降低至1美元每千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期刊。


美国Type One Energy公司成功测试先进聚变磁体,表明仿星器技术取得新进展

据CNF 4月13日消息,美国Type One Energy公司宣布其成功测试了其设计用于仿星器反应堆的高温超导(HTS)磁体。该公司以麻省理工学院的“VIPER HTS”电缆技术为基础,设计建造了具有完整技术保真度的专有高温超导磁体原型。该原型特别融入了其"Infinity Two"发电站的极限磁体几何结构设计,其技术现已成为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VA)潜在"Infinity Two"聚变电站项目的基准设计方案。该公司在测试中成功地评估了磁体在77K温度下的性能,证实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后续该公司计划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PSFC)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并探索较低温度下的磁体性能、评估磁体的工作极限。


海洋


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将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纳入国家战略储备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3日消息,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将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以突破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垄断。这些富含镍、钴、铜、锰及稀土元素的结核矿藏,被视为保障军事装备和新能源产业的关键资源。该计划是美方构建“关键矿产自主化”战略的重要环节。此前美政府已采取施压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威胁吞并格陵兰等激进手段。白宫认为,随着中国将深海开发纳入大国竞争战略,美国必须加速深海采矿布局。


日菲计划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

据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消息,日本和菲律宾将着手完善便于交换军事机密情报的法律。日本首相石破茂将于4月底访问菲律宾,争取确认尽早启动预备磋商,以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菲律宾2024年与美国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如果与日本也签署这一协定,日美菲三国将能紧密共享南海和东海的情报。未来,该协定签署后,菲律宾可运用日本制造的防空雷达加强海洋和空中监视。


国际海事组织拟设立全球首个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定价机制

据国际船舶网4月12日消息,近日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IMO)MEPC 83会议上,与会各方以多数票通过了一项被视为“折中方案”的提案,拟设立全球首个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定价机制。此次通过的提案表明,自2028年起设立4%的初始“基准目标”以及17%的“直接合规目标”。两项指标将在未来数年逐年提高,至2035年分别达到30%与43%。未达标船舶将需按阶梯机制缴纳碳费:若未满足最低“基准目标”,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将征收380美元;若达到基准但仍未满足“直接合规目标”直接合规目标,则碳价为每吨100美元。


航空


美陆军在关键资格测试中对下一代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精确打击导弹”开展验证

据防务博客4月12日消息,美国陆军于2025年4月10日成功进行了下一代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精确打击导弹”(PrSM)的生产资格测试。据悉,该次发射试验使用了美军的M270A2发射器,导弹按计划击中了预定目标。美国导弹与航天项目执行办公室称,该导弹的飞行各项参数、性能和战备状态均正常,此次试射标志着美国陆军远程精确火力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航天


美国诺格公司“任务扩展飞行器”成功与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IS-901卫星分离,完成五年延寿服务

据航天快响4月14日消息,美国诺格公司“任务扩展飞行器”(MEV)成功与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的IS-901卫星分离,完成五年延寿服务,实现地球同步轨道(GEO)“墓地轨道”内商业航天器首次分离。2020年,MEV-1首证在“墓地轨道”对接IS-901的可行性并助其重返GEO运行;2021年MEV-2与IS-10-02在GEO直接对接且无服务中断。诺格是目前唯一经证实的GEO 星延寿服务商,其太空物流公司计划自2026年起通过下一代系统拓展服务,涵盖在轨维修、燃料加注等功能。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47批27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4月8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247批27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8254颗,包括3540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186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42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57次发射。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48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

据Space网站4月8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248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其中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8275颗,包括356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194颗“星链”在轨,包括609颗直连手机卫星。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43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58次发射。


新材料


乌兹别克斯坦与美国公司签署矿产协议,中亚地区的关键矿产已引起美国的重视

据MINING.COM 4月10日消息,乌兹别克斯坦与美国公司签署矿产协议,加强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关键矿产的获取能力。据悉,特朗普政府也将目光投向了巴基斯坦的矿产资源,拟派遣代表团前往伊斯兰堡。美国希望在中亚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新的战略领域,以对抗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能源部将首次将高纯度低浓缩铀用于商业用途,有助于建立本国供应链

据METAL TECH NEWS 4月11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将首次将高纯度低浓缩铀(HALEU)用于商业用途,标志着美国在部署下一代核技术和重新掌控能源未来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批五家HALEU接收者为TRISO-X、Kairos Power、Radiant Industries、Westinghouse Electric和TerraPower。这些HALEU材料将有助于美国核能开发商利用来自安全供应链的材料部署其反应堆,这标志着特朗普振兴美国核能行业的计划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先进制造


英国BAE系统公司投资2.6亿美元升级其造船厂,进一步支持美国潜艇建造

据DESIGN AND DEVELOPMENT TODAY 4月8日,英国BAE系统公司投资2.6亿美元升级其易斯维尔制造基地和杰克逊维尔的造船厂的焊接、机械加工和重吊能力,以进一步支持潜艇建造。升级项目包括加工中心、起重机、焊接设备、潜艇制造设备等。该公司将确保其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建造潜艇结构的能力,并为美国海军及其海事合作伙伴提供水面舰艇维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