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一只眼睛亮亮的黑豹,出现在了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区二楼油画厅的各个角落。
2025年4月23日,“时序之外——陈子胄绘画艺术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区开幕,展览最后的《梦游吟留别》系列油画作品引得不少观众驻足。
在《梦游吟留别》系列中,一只黑豹穿梭于洞窟、山林之中,眼睛宛若明星,既象征希望,又暗含对未知的警惕。
“陈子胄的画里,有一种野性的诗意。这种野性并非技法上的粗粝,而是一种未被规训的原始生命力。”浙江省油画院院长常青这样评价道。在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原院长、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杨参军看来,这种野性是在规矩之外建立一种新的可能,即突破传统,寻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我们能不能抛开规则之外,在精神上达到更高的追求?
这也是陈子胄想通过《梦游吟留别》系列想表达的,而问题的答案,需要观众在展厅里、在作品中,自行寻找。
时序之外-陈子胄绘画艺术展 展览海报
感性且具象
“5、6年没办过展览,借这个机会刚好展出一下,整体筹备其实很简单。”虽说得轻巧,但陈子胄的作品却扎实地填满了整个展厅:船厂港口系列、彩墨花卉系列、江南风景系列、时序之外系列、花卉动物系列……
在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看来,这次展览既是陈子胄近年来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是陈子胄带着绘画初心和新的艺术气质的回归与汇报。
“他把对自然生态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运用不同的色彩、构图、技法,将情感和体验融入作品之中。”严洪明说。
大到船坞码头,小到一草一木,都是陈子胄的日常所得。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来于平常的采风,陈子胄介绍道,在画中有不少浙江的山山水水,比如雁荡山、富春江……
大陈岛屿 100cm×80cm 布面油画
瓯江帆影(一)100cm×100cm 布面油画
雁荡山色(一)100cm×00cm 布面油画
令人惊讶的是,各种各样颜色形态不一的花,绽放在了展厅之中。
油画、彩墨、设计等多种创作形式贯穿其间,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同一朵花,在展厅里也有不同的创作形式。
作为浙江省第二批“文艺名家计划”培养人才,这恰恰是陈子胄想追求的:“从创作者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表达自然界的勃勃生机,留住这些美好、灿烂的春光。”
陈子胄的画中,有一种独特的“感性具象”风格。常青这样总结。
这种“感性具象”风格,再具体点解释,便是拒绝中规中矩的写实传统,转而以情绪、意趣为主导。“他非常感性,所以他的画笔之下那些花草鸟兽,你都会感觉非常鲜活。”常青说。
幽谷花韵(一)69cm×69cm 彩墨宣纸
幽谷花韵(二)69cmx69cm 彩墨宣纸
庭院之绚丽 69cmx69cm 彩墨宣纸
野性却温柔
众人打卡的《梦游吟留别》系列,取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表达了陈子胄对中国传统理想精神的追求。
既非纯粹抽象,亦非传统写实,而是在具象框架内注入超现实的隐喻,形成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觉语言。陈子胄将画布当成了一面镜子,既照见个体的孤独,也反射时代的集体无意识。 用野性的笔触,在《梦游吟留别》系列中,他塑造了一只孤傲的黑豹,它既是自然生灵,又是精神图腾。
梦游吟留别(一)132cm×160cm 布面油画
“这种双重性使作品超越了表象叙事,直指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在工业文明与原始本能撕裂的当下,人如何寻找内心的锚点?子胄的答案或许藏在他对‘野性’的坚持中:回归本能,方能对抗异化。”常青说。
这只黑豹,是陈子胄在商业化与体制化的夹缝中,对创作纯粹性的回答。在《梦游吟留别》系列,陈子胄用自己的野性美学,唤醒了观众对本能、诗意与神秘主义的向往。
在展览的序言中,常青这样写道:“那些闪烁在黑豹眼中的星光,不仅是艺术家的个人呓语,更是一盏照亮精神荒原的灯——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始于对野性的诚实面对。我们可以通过子胄的作品窥见他内心的多敏与温柔,这多少会与他木讷坚毅的外表形成有趣的反差,让我们看到现象下的本色。”
梦游吟留别(二)132cm×160cm 布面油画
时序之外-陈子胄绘画艺术展
主办单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油画院、浙江省油画家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
艺术指导:杨参军、常青
策展人:杨岭
展览地址: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区(西湖文化广场6号)二楼油画厅
展览时间:2025年4月13日-5月11日
陈子胄,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二级美术师。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美术高级职称评委会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
为浙江省油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图片由浙江省油画院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