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科学
Physical science
2025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邵定夫研究员、强磁场中心杜海峰研究员与合作者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Newton上发表了一篇题为“X-type stacking in cross-chain antiferromagnets”的理论研究论文。
该工作发现了一种具有X型结构的交叉链反铁磁体。这种X型反铁磁体支持具有子晶格选择性的自旋输运,可以实现对反铁磁体内部单一子晶格的利用,有望用于实现反铁磁自旋电子学高效的信息读写。
文章亮点
发现了一种具有交叉链结构的新型反铁磁体,具有区别于传统的G型、A型、C型等构型的X型反铁磁结构
X型反铁磁体支持具有子晶格选择性的自旋输运,可以实现对反铁磁体内部单一子晶格的利用
提出了基于单子晶格自旋力矩的奈尔矢量翻转机制
文章简介
研究背景
固体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通常来源于所有原子的集体行为。例如,在传统铁磁材料中,所有磁矩会沿同一方向排列,对外表现出宏观磁化强度和自旋极化的输运特性;而反铁磁材料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性:其内部包含两个或多个铁磁子晶格,这些子晶格中的原子磁矩以相反方向有序排列,使整体对外不显示宏观磁化强度,通常也不具有自旋极化的输运特性。因此,虽然反铁磁材料具有超快磁动力学响应、零杂散场等优势,但一直难以实现自旋电子学应用。以共线性反铁磁体为例,常规的G型、A型、C型等反铁磁结构中两个子晶格的排列通常高度对称,导致磁交换作用、电输运等性质在不同子晶格间几乎完全相同。这种均匀性使得外部刺激(如电场)难以区分并单独作用于某一子晶格,使得自旋输运性质相互抵消。如果能够有选择性地对反铁磁体的单个子晶格进行利用,就有可能开辟探索新物理现象与发展高性能自旋电子学应用的机遇。
图1:G型、A型、C型和X型反铁磁体
具有交叉链结构的X型反铁磁体
研究团队通过对反铁磁体实空间中的堆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自然界中可以存在一种区别于上述传统结构的全新反铁磁结构。这种结构以铁磁链为基本单元,磁矩相同的铁磁链在同一层内平行排列,与相邻层内的磁矩相反的铁磁链相互交叉,形成独特的交叉链结构(图1)。由于英文字母“X”被广泛地用于描述交叉图案,研究团队将这种交叉链反铁磁体命名为X型反铁磁体。通过对材料数据库的结构搜索和高通量计算,研究团队找到了15种潜在的X型反铁磁体,并根据对称性总结出了X型反铁磁体的三种基本类型(图2)。
图2: X型反铁磁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具有子晶格选择性的自旋极化输运特性
在研究团队筛选出的X型反铁磁体候选材料中,β-Fe2PO5已有实验合成,具有高于室温的反铁磁奈尔温度。通过对该材料的理论计算,研究团队发现当输运方向平行于β-Fe2PO5的FeA原子链时,几乎完全自旋极化的电流主要沿着FeA原子链进行传输,而垂直的FeB原子链上则基本没有电流分布(图2)。这说明可以通过选择电场的方向,在X型反铁磁体中利用特定的子晶格来进行自旋传输(图 1E)。这种具有子晶格选择性的自旋极化输运特性允许我们挑选出X型反铁磁体中特定的子晶格来加以利用,实现传统磁性材料中无法具有的功能属性。
图3:X型反铁磁体候选材料β-Fe₂PO₅
基于单一子晶格自旋力矩的奈尔矢量翻转新机制
基于X型反铁磁体独特的子晶格选择性,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反铁磁奈尔矢量翻转的新机制:通过在单一子晶格中注入自旋流,可以产生一个只作用于该子晶格的自旋力矩,这一力矩可以带动该子晶格内的磁矩发生翻转,同时子晶格间的反铁磁交换作用带动另一子晶格也随之翻转,从而实现奈尔矢量的超快翻转。与传统机制不同,这种机制只需要极小的力矩就可以实现奈尔矢量的翻转。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施加较大的力矩,可以导致奈尔矢量的超快震荡。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单子晶格力矩引起的非常规反铁磁动力学特性,设计不同类型的高性能自旋电子学器件,如反铁磁赛道存储器、具有天然交叉阵列的高密度存储器等(图4)。
图4:基于X型反铁磁体的单子晶格自旋力矩及潜在器件应用
总结与展望
X反铁磁体的独特交叉链结构带来了具有子晶格选择性的自旋极化输运性质,允许实现单子晶格的自旋力矩和非常规反铁磁动力学,可以用来实现反铁磁自旋电子学高效的信息写入和读取,同时有望催生新型的反铁磁器件方案,应用于具有超高密度和超快翻转速度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同时,X型反铁磁体的发现来源于对实空间磁结构的分析,这种研究思路有别于对于动量空间能带结构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充分挖掘反铁磁体内部的隐藏特性,实现基于子晶格层次的新物理和新应用。
作者访谈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特别邀请论文通讯作者之一邵定夫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进行了专访,为大家进一步详细解读。
作者简介
张水森
博士研究生
张水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杜海峰研究员,邵定夫研究员。
杜海峰
研究员
杜海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研究领域是以磁斯格明子为代表的拓扑物态。在此领域,实验上发现了第二类拓扑物态(磁浮子);实现了单个斯格明子可控电产生、运动、删除及探测。在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先后承担基金委专项、青年、面上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仪器研制、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多个项目。应邀撰写书籍章节3章及4篇综述论文,作为《物理学报》客座编辑组织了国内首个拓扑物态“磁斯格明子”研究专题。2016年获 “亚洲磁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获得安徽省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现担任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英文版)青年编委。
邵定夫
研究员
邵定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量子材料与器件的理论研究,近期研究兴趣包括反铁磁自旋电子学、铁电材料的自旋-轨道电子学等。目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SCI引用20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相关文章信息
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
旗下期刊Newton上
▌论文标题:
X-type stacking in cross-chain antiferromagnets
▌论文网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95063602500060X
▌DOI:
https://doi.org/10.1016/j.newton.2025.100068
Newton现已加入Cell Press MJS多刊审稿!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点击查看)的前身Cell Press Community Review模式于2021年推出。对于通过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多刊审稿”模式投稿的作者,我们将提供稿件被多本期刊同时考虑的机会。超过80%通过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多刊审稿”模式投稿的文章获得了至少一个或多个期刊的评审。
CellPress细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