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机械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凝聚智慧力量 共绘农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5年4月11日至13日,山东农业机械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青岛胶州市隆重召开。

图片

图片

本次会议由山东农业机械学会主办,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三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农机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高校师生及媒体代表等近80人参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议通过会议报告、高端学术交流、成果颁奖、企业调研等多元化形式,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2024年工作总结:深耕主责主业 彰显服务担当

(一)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 

学会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两化”建设(秘书处实体化、秘书长专职化),优化组织架构。2024年,学会理事会成员增至101家单位,个人会员规模创历史新高,并新增至21个专业委员会,覆盖智能农机装备、农机农艺融合等全产业链领域。同时,组建了由88名专家构成的“山东省农机装备专家智库”,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二)学术引领,搭建高端平台 

1.泰山科技论坛成果斐然

2024年3月,学会首次承办“泰山科技论坛启动仪式”,并围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举办首期论坛,邀请陈学庚院士、赵春江院士等权威专家作学术报告,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万人。

全年累计举办分论坛及专题会议10余场,发布《山东省设施农业装备研究现状》《马铃薯智能生产装备研发与应用现状》等前沿成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2.国际交流实现新突破

学会首次代表山东农机行业参加澳大利亚皇家阿德莱德展,展示智慧农业装备与节水技术,与南澳洲商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承办“全球发展倡议下发展中国家农机化保障粮食安全技术培训班”,为来自10个国家的86名学员提供技术培训,助力山东农机“走出去”。

(三)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发展

1. 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

全年完成4项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其中“大葱机械化种植与收获关键技术”等2项成果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助力潍坊市实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创新基地项目”,组织院士专家40余人次深入3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余项,推介科技成果22项。

2. 奖项激励与人才托举 

第六届“泰山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评选出15项获奖成果,其中一等奖3项,50%的获奖成果已转化为省部级以上奖励。 

推荐张宏建教授入选“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许树立获评“齐鲁最美工程师”,为行业树立标杆。

(四)科普惠民,服务乡村振兴 

副理事长褚幼晖做客“海报新闻”直播间,解读智能农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制作科普音视频20余部,惠及超10万人次。  

主办《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影响因子提升至0.646,入选“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成为行业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二、学术年会盛况:智慧碰撞 成果荟萃

(一)高层致辞:锚定方向 凝聚共识 

年会开幕式由学会理事长郭洪恩主持。青岛市科协副主席刘红英、农业农村局局长程兴谟分别致辞,强调农机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支撑,期待学会在智能农机、绿色农机等领域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保障。

图片

(二)常务理事会:擘画蓝图 共商大计

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理事调整方案》等文件。副理事长王金星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学会在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2025年将重点推进黄河流域农机创新大会、国际农机技术合作、创驱项目收官等工作。

(三)颁奖仪式:表彰先进 激励创新 

“2024年度泰山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颁奖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15项获奖成果涵盖智能农机、残膜回收、精量播种等领域。一等奖项目代表表示:“奖项不仅是荣誉,更是推动成果产业化的加速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学术报告:前沿洞察 启迪未来

南京农业大学肖茂华教授作《新能源智能农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报告,提出“氢能农机”是未来低碳农业的关键方向;吉林大学齐江涛教授分享《农业种植装备自动驾驶的进展与挑战》,指出“多模态感知与协同控制”是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路径。两场报告引发热烈讨论,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新思路。

(五)企业调研:产研对接 共谋发展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青岛洪珠、三山机电、璐璐农机等企业,观摩智能拖拉机、无人播种机等产品生产线。企业负责人表示:“学会搭建的对接平台,让技术需求与科研资源无缝衔接,加速了产品迭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2025年工作计划:深化改革 再攀高峰

(一)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秘书处管理机制,筹备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力争获评5A级学会。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流程,增设“农机装备智能化升级”专项评价类别。

(二)深化学术品牌

举办首届“黄河流域农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联合沿黄九省共商农机协同发展路径。 

拓展“泰山科技论坛”覆盖面,新增“中俄农机发展国际研讨会”专题论坛。 

(三)扩大国际合作

深化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农机技术合作,组织企业参加莫斯科国际农机展。 

对接“一带一路”国家需求,推动山东农机装备出口非洲、中亚市场。

(四)强化创新驱动 

完成“潍坊市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创新基地”项目收官,力争绩效考核优秀。

启动“农机装备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培育1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四、学会服务能力综述:多维赋能 行业标杆

(一)全链条学术服务体系

学会构建了“论坛+期刊+大赛+智库”四位一体的学术生态:高端论坛:年均举办学术活动20余场,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核心期刊:《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年发文量近400篇,成为行业成果发布主阵地。品牌赛事:“山东省高校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累计孵化创新项目48项,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智库服务:专家智库年均提交政策建议5项,其中《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省科协采纳。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双轮驱动

国际布局:与10余国建立技术合作,年培训国际学员超百人。

本土深耕:在潍坊、德州等地设立协同创新基地25个,年均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0项。

(三)会员权益与成长支持

会员可优先参评行业奖项、获得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参与国际展会。

2024年新增个人会员52名,单位会员15家,会员满意度达98%。

五、奋楫扬帆 再谱新篇

2024年学术年会既是成果展示的舞台,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山东农业机械学会将始终秉承“代表山东农机,服务现代农业”的宗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持续深化“四服务”职能(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农业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山东农机人正以智慧与汗水,书写新时代的丰收答卷!

图片